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1 21:29: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包容共存,妙不可言.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画出最好的自己.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包容共存,妙不可言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今年的江苏卷依然选取材料作文这种形式,而且选取的材料依然是一段富有哲理性的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与原来不同的是,之前直接以“车”“语言”“智慧”为载体来折射观念,彰显个性,今年则是以“水”和“盐”设喻,以二者关系的调和来喻指人事。
  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是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之“水”和得味之“盐”,生动地说明了“物各有性”这个生活常识;中间两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构成对比,将水、盐同物简单叠加和“五味”异物之间“调和”“共存”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目的在于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即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话“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则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这就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
  整个材料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画出最好的自己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先看材料,“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说明还需要借助他人,即“镜子”全面的认识自我。要写好这篇作文,最重要的是紧扣材料中的“镜子”。镜子有平面镜、曲面镜乃至哈哈镜之分,既可以直观呈现原初的模样,也可以曲线反映客观场景,核心不仅在于镜子本身的质地,更取决于自我本身的认识与善于甄别的眼光。“镜子”可以理解为为后浪起示范、榜样、引领作用的偶像、英雄,反观出自我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可以理解为与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建党百年,“变”与“不变”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丰富和发展治国理政思想,不断提高治党水平和执政能力。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从“一大”到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变与不变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从初怀梦想的少年到逐梦前行的青年,我们也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选择。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题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从“变”的角度进行阐述:党史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落后走向辉煌,从贫穷走向小康,变的是祖国的模样和发展的步伐,变的是社会阶段,变的是发展速度,变的是生活质量。第二部分从“不变”的角度进行阐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不会变,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会变!
  由此分析,考生需要透过“变”的表象去抓住“不变”的内核,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这里所谓的“变与不变”,从哲学层面来说,指的就是“形式变而内容不变”。在具体写作时,应该统一在一起写,而不能前半部写“变”,后半部分写“不变”,如此就显得机械了。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