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6(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享受手工劳作,点燃生命情趣.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文明的韧性.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文明的韧性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
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属于命题作文。题目中“文明”是中心词,母话题。“韧性”是中心词的特征,也就是要写出文明的绵延不息,世世代代的继承发扬。文明这个词比较宏观抽象,包含很多角度也就是子话题,所以主体部分可以通过小的类别来表现中华文明的韧性。意即写作的时候话题可以加以缩小、微观化,比如可以通过经典文化、圣哲精神、先贤智慧、诸子思想、英雄气节、烈士操守、名人品行、伟大人格等等来表现文明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韧性”材料中已经提示为“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具体而言可以换成坚韧顽强,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知其不可而为之、衔石填海、动心忍性、百炼成钢、锲而不舍等词语;还可以联想到一些坚韧性质的名言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把以上所思所想的内容和五千年文明结合起来, 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可以按照材料中提示的文明的载体来写作,也就是围绕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享受手工劳作,点燃生命情趣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论语•子张》中子夏①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夏认为虽然小的技能、技艺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有妨碍,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当代社会提倡“工匠精神”,希望人们以极致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达到至高的精神境界。
材料二:
青年“手作族”指的是热衷于手工劳作的都市青年新族群。他们喜好和擅长绘画、雕刻、印染等手工技艺,并动手制作出各式各样小巧、精美的手作品,如木艺钥匙扣、陶制创意口杯、卡通手绘布包等,甚至还把满意的手作品拿到市场展示、售卖,从而形成规模不等、形式灵活的族群集聚。
在高度依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社会,都市人大多忽视和远离了手工劳作,青年“手作族”却重新关注、回归以手为核心的身体实践。青年“手作族”的兴起,不止开启了一种另类、新潮的行为风格,更重要的是凸显出手或者身体的实践意义。
材料三: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处春秋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宣扬正道,其志不移,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为收复中原失地,南宋将领岳飞出生入死大小百余战,精忠报国,他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朝鲜战争爆发,为保家卫国,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作战,壮烈牺牲。参军前,他不顾劝阻,说:“谁叫我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我不去谁还去!”
面对重大疫情,全国各地医务人员请战,他们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求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中华从来不缺国有危难而锐身自认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爱者。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时评。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昌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里说过: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凡国之大事,都不可孤立看待。命题之初,有意将一场全民抗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事件放置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