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6(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思辨类作文写作:“发问与结论”写作指导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孔子问志”导写及范文.docx
高考模拟思辨类作文写作:“发问与结论”写作指导及范文
文题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一、哲学阐释:
“发问”意味着对包括自我在内的对象世界的好奇和主动追问,是主体性突出的表现,呈现动态的、不确定的追求;“结论”意味着客观性的存在,是对事理总结得到的精华,是主体性削弱的表现,带有更多被动接受的倾向,呈现静态的、确定的取向。
二、二者关系:
“爱提问”源自年少时期对世界的好奇心,是指引我们不断探索和进步的动力之一;“重结论”是成长路上人越来越成熟和务实的标志,是人越来越懂得利用自然规律、创造成果的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中秋,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是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年月饼也“吃”出了新意思。
不少商家针对只身在外的单身人群特别推出了“一人食”规格的月饼以及“单身”系列商品,颇受欢迎。
此外,月饼包装也现新意。有的月饼盒很有创意,取出月饼后,可以动手做成收纳盒、灯笼甚至花瓶,迎合了简约时尚的生活需求,吃玩两不误。
在上海、大连、厦门等地,反诈标语和提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 的二维码被印在了月饼包装上,反诈成了赏月时的又一家庭话题。
新时代,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对此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中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新”意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孔子问志”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询问陪侍在身边的颜回、子路二人的志向,子路希望把自己的车马衣裘跟朋友共有,哪怕自己穿得破旧也不感到遗憾。颜回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孔子认为,让年老的人得到安乐,让朋友相互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二人沉思良久,点头称是。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孔子、子路和颜渊三人的志向,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绕孔子与弟子“论志”的对话,体现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子路的志向是“把车马、衣服皮袍和朋友分享共用”,体现“心怀他人”的博大心胸,侧重于物质分享。
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