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积累与运用限时训练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00字。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积累与运用限时训练(三)
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
一、字词综合(共5分)
1.(本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yú chǔn)______得_____(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乙】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xūn zhāng)_________。
(1)给【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称职___________ ②附和__________
(2)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ú chǔn)___________ ②(xūn zhāng)___________
(3)结合【乙】文中括号里的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4分)
2.(本题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城市图书馆是城市的文化“加油站”,它们以开放、包容、共享的姿态,为书迷留下一方天地,为城市文化点亮一盏灯。
B.国之殇,未敢忘!举行国家公祭就是要让后代和国际社会了解真相、铭记历史。
C.思路是指一番话,一篇文章中思想所走过的路。作者的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
D.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便于准确地理解;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的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3.(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画上了句号。
B.“双减”政策能否取得决定性成功,最关键的是重塑家庭文化、设计家庭生活。
C.我国稳步推进文学交流,让越来越多蕴藏中国智慧的文学作品传播到海外。
D.在线教育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灵活多样。
4.(本题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名丘,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古代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家慈”是谦称自己的母亲,“令爱”是尊称对方的女儿。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5.(本题2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5月4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严厉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果你要劝阻一名踩在红军女战士雕塑上拍照的游客,你劝他说:
A.快下来!请尊重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
B.您好!我们要尊重红军战士,请您不要踩在上面拍照。
C.喂!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太不文明了吧!
D.快下来!真没素质!
6.(本题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美在武术,________;美在音乐,________;美在戏曲,________;美在文学,________。
A.刀枪剑戟,舞出雄建风姿/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
B.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刀枪剑戟,舞出雄建风姿
C.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刀枪剑戟,舞出雄建风姿/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D.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刀枪剑戟,舞出雄建风姿/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
7.(本题2分)王老师讲比喻的修辞方法,让每名同学从课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小明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说他错了,有“像”的不一定是比喻句,没有比喻词的不一定不是比喻句。下面选项中小明的错误答案是( )
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D.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8.(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B.“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C.“哎呀,你真烦!几步路,没什么好准备的!”
D.“哎呀,你真烦!几步路,没什么好准备的。”
三、名句默写(共8分)
9.(本题8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子曰:“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6)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抒发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10.(本题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