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抗美援朝,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 资源简介:
约3860字。
【模拟考场】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抗美援朝,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家国不见来时路。
本次新高考8省模考作文,就思想内容而言,一如既往地彰显宏大叙事,凸显家国情怀。
解读材料,“火眼金睛”。
不难发现,材料的核心为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大会上,已经定格为“黄钟大吕”、“庙堂之声”,已为常识,其内涵是全面而丰富的。作为考生,无法也无须站在历史、军事、政治等角度,过多评论抗美援朝伟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无须面面俱到。可就感受、思考最深的一点,纵深挖掘。
解析材料,材料层次清晰:从英雄、人民两方面展开,最后归总为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洞悉这一点,不妨“遵路识斯真”,先礼赞英雄、人民,后提炼民族精神。
明确要求,“遵命写作”。
除了材料,本题还设置了鲜活的、具体的、特定的情境,如“校团委”的角色意识、“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因此,考生不能根据平时准备的大量素材,不假思索,盲目套作,而应“现场写作”、“遵命写作”(鲁迅语),有的放矢,切合“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主题。既要阐释抗美援朝精神,又要由历史到现实,可以抗美援朝之后中国面临的几次重大挑战,如汶川地震、抗洪救灾、抗击疫情等作为历史节点,使文章呈现出英雄史诗般的厚重。同时结合新时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