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阅读题答题关键词及解题技巧
- 资源简介:
- 约6820字。 - 阅读题答题关键词及解题技巧 
 一实用类(社科文)阅读
 1.社科文阅读多以多则材料形式出现。
 2.主要考点:重要概念理解、重要含义理解、信息筛选;基本思维能力:归纳与理解
 3.基本步骤: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结合选项,比照原文—明确方向,看分答题
 4.可能出现问题:无中生有(不含合理推断)、以偏概全、片面绝对、张冠李戴(细节)、强加因果。
 二小说阅读
 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题目围绕此展开
 1 形象把握
 (1)概括特点:结合文字、分点列出
 (2)人物作用:主人公—典型性格、社会现象、人生启示;次要人物—线索、陪衬、叙述视角、揭示主旨、推动情节;物象—线索、象征、衬托环境、烘托人物、深化主题
 (3)“我”的作用:真实有代入感,引领,身临其境;线索,串联情节,展开故事;衬托主角,揭示主题。
 2 含义理解:字面,语表义深层,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作用目的
 3 情节作用
 (1)情节(结构)技巧:悬念、照应、抑扬、铺垫、突转、对比、延宕
 (2)一般作用:内容方面—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结构方面—铺垫、伏笔、照应、线索、推动;表达效果—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3)开头作用:设置悬疑、引出思考、吸引兴趣、引出下文、交代背景
 (4)中间作用:过渡、突出主题、塑造人物
 (5)结局作用:出人意料、深化主题
 4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环境本身特点、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
 (2)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深化主题)
 (3)描写手法:描写技巧(动静、虚实、正侧、点面、渲染、衬托、细节、白描、工笔)
 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写景角度(感觉角度、观察角度、色彩光线)
 5 手法赏析(技巧+内容+效果)
 手法赏析往往是一个大概念,主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语言特色角度进行赏析。
 (1)叙事人称(视角)
 人称 表达效果
 第一人称(我)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引领读者,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二人称(你)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第三人称(他、她)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比较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2)形象(人物)塑造
 描写方式 表达效果
 直接描写
 (正面) 肖像 抓住特点,表现人物,以形传神。
 语言 言为心声,以个性化话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行动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心理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