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名校联盟(圆创)2023届高三三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24 16:38: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030字。

  2023届高三三月联合测评
  语 文 试 卷
  本试题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山海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被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体裁的诗意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字的诗意性(形象、节奏和韵律)和思维语境的诗意性(感性体认和自然品格)两个方面。诗意思维指的是“我们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普遍作用的具有文化艺术特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等思维活动的总称”。因此,诗意思维所形成的文学体裁主要有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童话等,而基本上或完全不具备这两个层面特征的文学体裁就被归入“去诗意”或“非诗意”的范畴,本文称之为“写实”,涵盖了小说、传记、速写、报告、实录、说书、政论等多种体裁。当然,诗意化体裁中并不排除写实内容,写实化体裁中也有诗意质素,只不过在具体文本中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导而已。
  “五四”时期,诗歌、书信、童话等属于诗意化的文学体裁范畴,与现代小说互渗所生成的文本,在文体形式上呈现出诗意盎然的总体格局。诗意体小说文体形式的独特性:一是“诗语”的植入,即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对现代小说的渗透;二是“情感”的激荡,即至真情绪倾注于创作,从而使小说文本充满着某种“情调”。书信的应用文体特征也被转化为一种合乎“情”的文体形式,文中写信者强烈追求合乎生命律动的有回应的情感倾诉与倾听,隐现着双向期待的审美心理。
  1930年代以后,极富个性色彩的梦幻逐渐退隐,时代环境难以承受个人化的闲情逸致,甚至于“一九二七年以后,精致的闲话,微妙的对白剧,也使读者和作者有点厌倦了,于是时代便带走了这个游戏的闲情,代替而来了一些新的作家与新的作品”。向内的抒情显得不合时宜,而向外的叙事和明理则成为主导。于是,叙事型的散文体小说便出现了,其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容观化。散文与现代小说的互渗融合现象曾引发一番争论。1930年代,穆木天直言小说散文化倾向是“一种危机”,认为“近来有些东西简直分不出是小说还是散文”,与穆木天同声合气的还有徐悉庸,他批评创作散文体小说的作家因为“空虚浅薄”而不得不借助“随笔化”以吸引读者。他们认为时代呼唤着合乎自身的文体形式,即30年代以来的小说文体应当追求客观化的展示胜于主观性的讲述,即叙事长于抒情。他以丁玲小说《杨妈的日记》为例提出批评:“杨妈的生活是可以客观描写的,可是叫杨妈写出那一段漂亮日记来,则是滑稽的了。写实化文体对现代小说的渗透,逐渐褪去下通达心灵的自适色彩,反映的是从个体生命状态向群体生活状态的位移与嬗变。
  文体互渗现象的生成不但与自身形式的发展变迁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整个时代的处世态度和精神文化内容。但也并非是说,外部因素就是唯一的力量比如,30年代以后写实化文体潮流中,就间以诗意化文体的面影,如沈从文、萧红、萧乾、孙犁等的小说创作。这便说明了某一种文体形式的出现还得经过创作主体的过滤而生效,不可能完全由外部环境来直接决定。
  (摘编自王爱军《诗性的放逐: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材料二:
  在长期创作和对古今小说反思的基础上,顾随提出诗意描写和表现为小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形成鲜明独特的小说美学。其诗意小说美学的内涵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认为“写一篇小说而没有诗意,是没有成其为小说的理由的”,诗意是人生有意义的基础,一个作家要对人生、人世有一种大爱,有一种关怀、同情,而不是冷漠、麻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意思维是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特征和普遍作用的思维活动,它有着文化艺术的特质。
  B.小说的诗意化由诗歌、日记、童话等文体的渗入而产生,小说重视客观写实,不具备诗意化艺术特征。
  C.小说散文化摆脱了诗歌和日记体等形式向内抒情的不足,但仍可能弱化客观表现,而存在主观化倾向。
  D.文体互渗现象受到时代变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艺术发展自身规律和艺术创作者因素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小说“诗意化”的内涵(不尽相同,前者重文体互渗,后者重小说诗化艺术特征。
  B.两则材料都涉及到小说诗意化受小说自身特点限制的问题,不过两则材料表达这个意思显、隐不同。
  C.小说文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材料一从文体历史变迁的角度阐述,材料二从文体艺术追求的角度总结。
  D.对小说创作规律的总结,材料一着眼于宏观考查,材料二着眼于微观分析,材料一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用诗词塑造人物、结构小说是对古代章回小说诗词运用的发展。
  B.《狂人日记》以日记体与意识流小说结合的方式体现现代小说发展的特征。
  C.《西游记》写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古代崇信神仙鬼怪的文化氛围密切关联。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漫画事件用漫画艺术形式创造了滑稽幽默的风格。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鲁迅小说被顾随先生称赞,是否会被批评家穆木天、徐懋庸称赞呢?请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
  京城的告密(节选)
  张亚丽
  当飞机从云层降低高度,甩下海蓝的天空铺着的白絮,钻出虚无的白时,我乘坐的深圳航班,空姐眨着浓妆的熊猫眼儿,告知前方就是北京。那天是上午十点,大约半小时的着陆时光,我坐于窗口,模糊的大地,俨然一幅谷歌地图。初春的阳光,清晰地把地上的山脉河流呈现出来,让人有不可琢磨的熟悉与陌生。房屋与蜿蜒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