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5张。
散步
莫怀戚 执教人:周丹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3、品味散文美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曾饱含深情的在《游子吟》中给我们展示了伟大母亲的形象。面对父母这无私伟大的爱,我们做子女的该怎么做?有一首名叫《常回家看看》的歌曲,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父母不需要多少回报,只是在年老时希望我们给他们一点陪伴,一些亲情,常回家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散散步。你平常是怎么做的?我们的作者莫怀戚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二、 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性美。
1、 扫清字词障碍(回去预习了课文,我们一起来扫清字词障碍)
2、 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伴音乐)。散文需要美美的读,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课文。谁愿意和我一起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完成课文的朗读?(指名读)听读时,请思考:
1)本文写了发生在哪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事?
2)请简要概括本文所描写的发生在三代之间的事情。
3)这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你觉得本文表现了什么主题,书上哪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说你的理解。
3、讨论后明确上述问题:家庭成员有儿子、妻子、母亲和我。(板书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成熟的生命)本文写的是在散步时,儿子要走小路,母亲想走大路,祖孙俩发生了分歧后又圆满解决的事情。(板书“分歧”)在这其中,作者是决定者,作者决定顺母亲意走大路,但是母亲改变主意按孙子意愿走小路,于是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这件事是小事,你从中读到了一个什么字?“孝”,你感受到了这个家庭是怎么样的家庭?这个家庭中的成员相互体贴,和谐相处,温馨感人。本文最后的一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他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现出中年人担负着尊老爱幼的责任感。这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使命感。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