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学案:精准分析概括文意——仔细比对,准确提取
- 资源简介:
约24550字。
课时41 精准分析概括文意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和分析、概括。2.整理归纳选项设误的常见类型,运用好比对法。3.掌握文言简答题的题型要点。
考情微观
1.选择题
年份 卷别 篇名/文体 题干(第12题)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表述 选项
2021 新高考Ⅰ 《贞观君臣论治》/纪事本末体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项: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曲解
文意 ①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②每个选项常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某一点错,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的部分。
④选项常见的设误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有误、弄混关系等。
⑤最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新高考卷从题干到选项的变化,尤其是选项不再分为概括与分析两部分,而是采用直接概述的方式。
2020 新高考Ⅱ 《明史•海瑞传》/人物传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项: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曲解
文意
2.简答题
年份 卷别 篇名/文体 题干(第14题)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1 新高考Ⅰ 《贞观君臣论治》/纪事本末体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理解作者观点 ①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②只要求简单理解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概括。③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④答案要求精练、全面。
新高考Ⅱ 《祖逖北伐》/纪事本末体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分析事件原因
2020 新高考Ⅰ 《明史•左光斗传》/人物传记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 分析人物行为原因、结果
新高考Ⅱ 《明史•海瑞传》/人物传记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 分析人物行为原因
知识图要
活动一 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及其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进士。除芜湖知县。献皇后梓宫南祔,所过繁费不赀。永明垩江岸佛舍为殿,供器饰箔金,财用大省。寻擢南京刑科给事中。寇入大同,山西总督樊继祖,巡抚史道、陈讲等不能御,永明偕同官论其罪。已,又劾兵部尚书张瓒黩货误国,又劾大学士严嵩及子世蕃贪污状。已,又劾兵部尚书戴金为御史巡盐时,增余盐羡银,阻坏边计。疏虽不尽行,中外惮之。出为江西参议。累迁云南副使,山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伊王典楧恣横,永明发其恶,后竟伏辜。四十年迁刑部右侍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