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48
- 资源简介:
约6020字。
11、课题:荷花淀(1)
课型 : 新授课 备课时间:9、22 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写作的结构和特点
◇体会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
◇分析、体会文中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
情感目标
◇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体味“诗体”小说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 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浮现出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刀光闪闪,鲜血淋漓的悲壮场面;一提起战争,我们便不觉联想起那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领袖。然而,这不是战争的全部,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我们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在这里同样不泛紧张的战斗场面,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交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真情。(在优雅的音乐声中,伴随教师激情洋溢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文章题解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构桥事迹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新颖 1.淀:浅浅的湖泊
美丽 2.荷花淀: 湖泊名,是白洋淀的一部分
提挈 3.歼灭鬼子的伏击战在这里发生
荷花淀 4.用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年轻可爱的抗日战士(铜墙铁壁、哨兵、荷花变成了人), 象征年轻美丽的
寓意 抗日妇女
深刻 5.荷花是美的,预示了作品轻松、优美的基调,对抗日群众寓有赞颂之意
四、文章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