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语文试卷3(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530字。
统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3
一、基础(27分)
本学期,学校开展“读书的魅力”主题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情境按要求完成各题。
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1)_________(A.寻章摘句 B.断章取义),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jué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2)_________(A.手不释卷 B.孜孜不倦)。
1. 【辨析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难( ) 咀jué( )
2. 【词语运用】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选项填到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 【文学常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言之美》的作者是朱光潜,安徽铜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等。
B.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C. 《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法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4. 【句子衔接】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了这根接力魔棒,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
②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 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③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
④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⑤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明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③②⑤①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⑤①④②
5. 【病句】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一项是( )
A. 市政府邀请城市圈成员参加项目签约大会,大家共办招商活动,共享发展机遇
B. 通过阅读,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C. “直播销售员”这个职业称谓的正式启用,意味着直播销售行业已进入规范化阶段。
D. 动漫专题片《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6. 口语交际。
妈妈:“你写作业一遇到难题就用搜题软件搜答案,这不是应付老师检查吗?”
小军:“我看了答案就会了,这跟听老师讲课不是一样的吗?”
妈妈:“但你只照抄答案,时间一长,就可能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军:“那我遇到不会的题,你又不能给我讲,我怎办?”
(1)妈妈和小军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请参加这场讨论,谈谈你对这个焦点问题的看法及理由。50字左右。
7. 【古诗赏析】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是一首登高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存亡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B. 京口曾 东吴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C. 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功立业。
D. 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8. 【诗文默写】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6)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既有文韬武略,又有慷慨激昂爱国之情。他铮铮铁骨,视死如归,在《过零丁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宁愿留名千古,也决不屈服的豪迈气概;在《南安军》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出仿效古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二、阅读(45分)
(一)(11分)
比较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