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924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年级 语文学科 2023年11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阅读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事,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须。看着湖上垂柳摇曳、红莲(zhàn) ▲ 放,让人想起林徽因的“那轻,那(pīng) ▲ 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着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带给人莫名的遐想;读着《沁园春•雪》,可以联想到雪后天晴时,红装素裹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不管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只要我们能朝着目标,心无旁骛,恪守时间,拥有一颗淡然的心,宽(yòu) ▲ 自己,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把握幸福……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zhàn) ▲ 放 ②(pīng) ▲ 婷 ③ 宽(yòu) ▲ ④给 ▲ 予
(2)语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附庸风雅 B.必须 C.相得益彰 D.恪守
2.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10分)
品读优秀诗文,其中不乏体现自强精神和风骨的名篇。它是身处逆境时的乐观旷达:① ▲ (人名)遭贬二十余年,却仍发出②“ ▲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慨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知“此事古难全”,仍表达“但愿人长久,③ ▲ 。”的美好愿望(《水调歌头》)。它是前途崎岖时的自信自立:李白怀才不遇,仍相信④“ ▲ , ▲ 。”(《行路难》)。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家国情怀:韩愈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历久弥坚,⑤“ ▲ ,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它还是仕宦沉浮时的心怀天下:范仲淹在⑥《 ▲ 》中发出了⑦“ ▲ , ▲ 。”的豪言壮语。
3.小语所在的班级开展《水浒传》研读实践活动,请完成各题。(5分)
(1)小语认为杨志是水浒英雄中的“自强不息者”,对其人生轨迹用线形图进行梳理(如上图所示),请你为A、B两处补充情节:A : ▲ B: ▲ (2分)
(2)结合杨志的人生轨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请你推测小语将杨志列入“自强不息者”的理由。(3分)
▲
4.请欣赏右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
幅漫画的寓意。(3分)
标题: ▲ (1分)
寓意: ▲ (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6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5-10题(20分)。
【甲】黄溪夜泊①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②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④况复惊残岁,慰客④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