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13490字。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6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小题。
2023年11月12日,郑州报业集团“沿习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寻访之旅”抵达第三站安阳,寻觅文旅高质量发展之钥,探访安阳文化魅力之源。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Akuì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
10万修渠大军,用近10年的时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②削平1250个山头,③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
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历久弥新,永不tuì色。
(1)语段中①②③三处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lüè ②xiāo ③zuó
B.①liè ②xiāo ③zuó
C.①lüè ②xuē ③záo
D.①liè ②xuē ③záo
(2)根据语境,写出A、B两处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A()
B()
(3)指出划线句子的语病,并加以修改。(2分)
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2.(8分)古诗文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人生追求相同。
(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4)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秋风萧瑟,秋瑾小住京华,“,秋容如拭”,知音难觅的孤独涌上心头;北风卷地,冬雪骤降,岑参戍守边塞,“,”,以想象化冬为春,奇情逸发。
3.(9分)请你参加以“外面的‘课堂’很精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赏灯火品诗词】灯火长安,一步一诗。春节期间,你来到大雁塔南广场,欣赏到了浪漫的诗词灯,请将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①碧池静照寒松影 ②紫藤花下渐黄昏 ③慈恩春色今朝尽 ④惆怅春归留不得
(2)【活动二:制美食爱劳动】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校外农场,体验用原始的土灶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请填写你们小组的成员分工表。(2分)
灶台组 负责拾柴、烧火和灭火工作
①
②
清洗组 负责厨具、餐具的清洁工作
(3)【活动三:学非遗传文化】在“民间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凤翔泥塑传承人李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制作凤翔泥塑。下面是老师课堂讲解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向老师请教一个有意义的问题。(2分)
制作泥塑的程序是,先取地面上的“班班土”制成型,再取地产白土敷胎打底,然后用浓墨勾线、染彩,刷上胶水,以防脱色、变色。凤翔泥塑作品以体型大致分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