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12份)
- 资源简介:
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
专项01 字音字形-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2 词语-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3 病句-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4 础知识综合-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5 综合性学习-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6 名著阅读-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7 记叙文阅读-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8 说明文阅读-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09 议论文阅读-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11 文言文阅读-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专项12 作文-2024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docx
2024年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
专项01 字音字形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辨析字音字形的五种有效方法
1.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以形辨形
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逐一锁定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以义辨形
对于因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其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dí) 诗赋(fù) 衔远山(xián) 迁客骚人(sāo)
B.宫阙(què) 毳衣(máo) 低绮户(qǐ) 樯倾楫摧(qiáng)
C.颓然(tuí) 喧哗(xuān) 多歧路(qí) 伛偻提携(lǒu)
D.阴翳(yì) 凄凉(qī) 烂柯人(kē) 琼楼玉宇(qió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诓骗(kuāng) 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B.墨守(mò) 停滞(dài) 盲从(máng) 腐草为萤(fǔ)
C.对称(chèng) 汲取(jí) 压榨(zhà) 自暴自弃(bào)
D.探求(tàn) 遁词(dùn) 凶险(xiōng) 锲而不舍(qì)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024年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
专项02 词语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辨析词义的四种方法
一看词义的轻重差别。例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重。
二看所指范围的大小。例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大,后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小。
三看和其他词语的搭配习惯。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配合。
四看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如“奋不顾身”“大公无私”“锲而不舍”是褒义词,“贪生怕死”“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是贬义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有时褒义词可以贬用,贬义词可以褒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径直)
B.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C.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D.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仔细检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表示对现状不满的怀旧思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启发)
B.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审问)
C.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
D.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富庶)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迫近) 春和景明(景物)
B.宠辱偕忘(一起) 去国怀乡(离开)
C.峰回路转(曲折、回环)
2024年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
专项03 病句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常考的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2)搭配不当: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3)语序不当: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语病。
(4)句式杂糅:指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糅合在一起,造成了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
(5)前后矛盾: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6)词语误用:指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或关联词误用。
(7)表意不明: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导致语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8)重复累赘:指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9)并列不当:指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
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C.最终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各位同学拼搏努力的程度。
D.不仅院士们送来了最新的科技知识,而且还带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泽东主席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面对莽莽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词。
B.诗人穆旦创作《我看》这首诗时大约二十岁左右。
C.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D.对本单元诗歌的鉴赏、朗诵,是否激起了你创作诗歌的热情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她热情地交谈。
B.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C.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D.这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志一路上处处小心,时时留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
B.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同学们看法不一。
C.求贤若渴的刘备屡次寻访诸葛亮不遇,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也为诸葛亮的出场做足了铺垫。
D.刘姥姥因为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