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6 14:57: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80字。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作品的语言。
  4.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桃花源情结”。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
  1.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 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桃花源情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桃花源情结”。唐朝诗仙李白有,他说:“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诗佛王维有,他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诗豪刘禹锡也有,他说:“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毛泽东同志也有“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诗句……
  (屏幕显示)
  桃花源情结——
  “世外桃源”已然成为了千百年来国民永远的理想王国。今天我们就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去探究国人的这种“桃花源情结”。
  一、知文意,梳文脉
  1.诵读文本 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参考课文注释或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诵读过程中,同学参照学习任务单,关注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的字词。
  2.这是一篇“记”,请随着渔人的行踪,为他绘制一幅进出桃源的履迹图。
  3.合上教科书,依照你所绘制的履迹图,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4.打开教科书,重新朗读课文。
  二、赏桃源,读“美”点
  1.思考:刚才复述故事过程中,你着重复述了哪些情节,你为什么会详细复述这些情节。
  2.这些情节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3.孙绍振教授用了一个“美”字概括了桃花源。同学们聚焦“美”字,从文中探寻桃源的“美点”。
  (屏幕显示)
  孙绍振教授:《桃花源记》:没有外在和内心压力的理想境界美。
  桃花源“美”于何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