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青海省海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390字。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33分)
学校举行以“壮美青海??人杰地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将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名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到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2、下面是小语同学搜集到的描写青海风景的语段,请按要求完成任务。(2分)
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 ,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1)填入文中横线处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 ( )
A. 茵 B. 荫
(2)加点字“映”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yìn B. yìng
以下是小文同学搜集到的一篇新闻稿,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①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青海省青年抢抓挑战,迎接机遇,用实际行动彰显青春力量,以拼搏奋进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挺膺担当。②青年创业者们带领小伙伴在青海湖畔乡村开展生态文明志愿行动,向游客传递生态文明理念;③返乡青年们努力寻求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着力点,展现乡土人才应有的时代担当……④这些年轻的身影,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这则新闻稿内容的修改讨论,你认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第①句中的“挑战”和“机遇”应互换位置。
B. 第②句中的“传递”应改为“送达”。
C.第③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这段文字没有语言表达的错误。
4、同学们拟写了两个有关青海的宣传语,请你选出更合适的一条 ( ) (2分)
A.碑林相对传古礼,浐灞交汇展新光 B.祁连山脉巨峰耸立,茶卡盐湖独秀于天
5、请把空缺的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任选 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10分)
(1)文人墨客,吟诗填词,饱含秋意。李白初出峨眉,举头望月:“① ,② 。”(《峨眉山月歌》)刘禹锡晴空望鹤,豪情大发:“③ ,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其一)》)李商隐夜观秋雨,无奈感慨:“君问归期未有期,④ 。”(《夜雨寄北》)王绩薄暮远望,只见秋景萧瑟:“⑤ ,⑥ 。” (《野望》)许浑登楼远眺, 顿生怀古之思: “⑦ ,⑧ 。” (《咸阳城东楼》)杜甫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散,却仍然忧心百姓:“⑨ , ⑩ ! 风雨不动安如山。”
(2)读书足以怡情, ,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6、小林同学制作了以下名著阅读卡,请你帮助他完成卡片内容。(5分)
作者/书名 名著选段 问题
法布尔《昆虫记》 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 吸管插到树皮里, 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 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 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 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选段所描绘的昆虫是(1) 。
艾青《 (2) 》 没有哪一天/我不是用呆钝的耳朵/听着这国 土的/没有止息的痛苦的呻吟…… ——《向太阳》 这首诗借歌颂太阳,表达了诗人(3) 的美好愿望。
(4) 《经典常谈》 四是“形声”, 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但一个字是形, 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 声是音标。——《〈说文解字〉第一》 请根据语段,写出两个形声字:(5) 。
班级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7、请仿照活动一和活动二,为本次活动再拟写两种活动形式。(4分)
活动一:爱国故事分享会 活动二:爱国诗歌朗诵会
活动三: 活动四:
8、在“爱国诗歌朗诵会”上,小晴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小云朗诵的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请你帮担任主持人的小语写一段串词。(3 分)
9、对祖国的热爱应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请你说说,我们中学生可以怎样热爱国家,为祖国做出贡献? (3分)
二、理解与品味 (共14分)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殖,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试用于昔日, 先帝称之曰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