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东吴等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100字。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东吴等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旅程中,我们走进了一个个由文字构建的美妙殿堂。
我们领略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欣赏了朦胧光影中的社戏,感受暖融融的灯笼火光,震撼于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
我们感受到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看草木岁岁不惧枯荣、大雁年年迁xǐ((1))来去……
我们也一头闯进陶渊明构想的世外桃源、令柳宗元喜忧掺杂的小石潭,我们还徜徉在《诗经》的真挚悠长的情境里,又聆听了载((2))入史册的智者们的或振聋发聩或循循善诱的演讲……
阅读这些经典诗文,能够让我们______
1.为(1)处写出正确的汉字,为(2)处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迁xǐ (2)载 (A zǎi B zài)
2.下列句子填入(3)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感受他们的聪明智慧 ②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 ③进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二、诗歌鉴赏
3.《诗经》里的一首首诗流淌着古人的情思意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相关问题。
周南①芣苢②
采采芣苢③,薄言④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⑥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⑦之。
采采芣苢,薄言祜⑧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⑨之。
【注释】:①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本诗应是周代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时期作品。②芣(fú)苢(yǐ):车前草。这首诗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③采采:茂盛的样子。④薄言:发语词,无实义,⑤有:藏。一说为“若”字之误;若,择取。⑥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⑦捋(luō):用手握物而脱取。⑧祜(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⑨襭(xié):兜入衣襟扎并将衣襟系在腰间带子上。
(1)这首诗采用了 的形式,即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只是有几个动词不同,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
(2)《诗经》是可以吟唱的,你会为《芣苢》选取怎样的情感基调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A慷慨激昂 B哀伤忧郁 C.轻快活泼
三、名句名篇默写
4.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一个人的诗文,其实就是走了一遍他的人生。完成以下诗文填空,感受诗人的人生。
类别 诗文
执着的追求 ,寤寐求之。(《关雎》)
,道阻且右。(《蒹葭》)
豁达的胸襟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看过的风景 水波浩大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竹深树茂 四面竹树环合, ,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风风雨雨 , 。(课内外古诗中含有“风”或“雨”的一句诗歌,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四、填空题
5.诗歌里还有节气,你能说出下面诗句中的节气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 )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宋??翁卷) ( )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
A.惊蛰 B.谷雨 C.夏至 D.白露
五、选择题
6.下列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六、名著阅读
7.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头或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我们可以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请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一项,结合该名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