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教学设计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14 15:33: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50字。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3、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朗读训练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工具:教学用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二、走近作者、背景资料及“信天游”知识链接。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诗人受到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他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书写这次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信天游《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这种民歌的特点是: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感情上一般热烈奔放,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三、预习检查、整体感知
  1、掌握字音、字形
  2、朗读这首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注意字音准确、语速适中、包含感情,可以画出朗读符号,还可以提出朗读疑问。
  3、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4、整体感知并朗读思考:
  (1)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形式),说说诗人是按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找出相关语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明确:
  1、直抒胸臆: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两个“莫”表达诗人重回延安时无法克制的激动心情。
  2、动作描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