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学设计22
- 资源简介:
约2190字。
教案
课题:壶口瀑布
教研组 语文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略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的语句,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习游记的写法
2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字所传达的美
教学难点 学生想法简单,见景即景,融情于景的写法与作用难以领会。
教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诵读法
学法 圈点勾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诵读法
教学用具 教案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1. 情景导入
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气势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散文家梁衡的文字,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2. 作家作品
梁衡,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记者、新闻理论家、正论家和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没大无大有周恩来》、《晋祠》、《把杆拍遍》、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等多项荣誉。
3. 文体知识
游记包括三个要素
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所见,即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耳闻目睹的风貌。
所感,即作者有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想。
4. 镜头式写作
镜头,来源于电影的一个专业术语,是影像的基本单位。
镜头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远镜头、 近镜头、 短镜头、 特写镜头。
老师:很多文学作品都有镜头感,随着长短远近镜头不断切换,描写画面就随之改变.我们来看两首诗歌,大家迅速说出它的镜头是如何转换的.
屏显 《江雪 》《 天净沙 秋思》
学生回答:《江雪 》 千山”万径的远镜头到蓑笠翁的近镜头.这首元曲刚开始是古藤老树昏鸦的特写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