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四)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5650字。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四)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燕赵儿女既有慷慨悲歌的家国情怀,又有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更有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西柏坡精神、唐山抗震精神、塞罕坝精神、李保国精神……燕赵儿女每一次艰难超越,每一次唱响奋进(kǎi gē)的背后,一种“千难万险何所惧”的气质愈发光彩夺目,一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更加熠熠生辉。
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荆棘坎坷,新时代的河北青年更应朝气(péng bó)地投入到建设美丽河北的伟大进程中。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kǎi gē)______ ②(péng bó)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慷慨______ ②坎坷______
(3)文段中的“燕”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文段中读音应为______。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家国情怀(甲)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乙)是时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线天祥面对威逼利诱,不改其志;谭嗣同甘愿以死换国人觉醒,天下大治????回溯过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 才 B.既 也
C. 因为 所以 D.无论 都
(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语段后拟写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南宋忠臣文天祥,任凭风雨磨折益坚其志;
下联:______,______
(3)以下是同学们对爱国的感悟,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踏入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
B. 我国有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
C.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和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源泉。
D. 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第二部分(3~19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 诗言志,文载道。请你根据积累,补全名句,感受高尚情操。
许多古代文人都有自己的风骨。周敦颐借莲花“(1)__________,(2)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苏轼任密州太守,希望“会挽雕弓如满月,(3)__________,(4)__________”,不忘报国初心;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和古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诠释了“富贵不能淫,(5)__________,(6)__________”的风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我们青少年,也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西江月 黄陵庙①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③,准拟④岳阳楼上。
【注】①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②波神:水神。③霓裳:唐代名曲。④准拟:准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载一船秋色”中“载”字将秋色具象化,形象地描绘出秋季行舟浪漫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