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同步练习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30 0:09: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80字。

  《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郁达夫追求的是“雅趣”。雅趣,不像俗趣那样偏重于外在的色彩形状,(1)_________,这种内在意味的体悟是与古典文化修养联系在一起的。(2)_________,也没有高雅的心灵,对雅趣可能是①看不出、感而不觉的。《故都的秋》是有雅趣的,(3)_________?体现在不去游览②大家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租人家一椽破屋”;体现在不去欣赏③茂盛蓬勃的自然景观而喜欢残败凋零的生命,教冷色调的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雅趣的内涵深沉的,欣赏雅趣,除了需要丰富生活阅历,还需要增强审美水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将文中加粗的词语替换成恰当的成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下列对《故都的秋》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题目大有深意,“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而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别有一种文化意味蕴含其中。
  B.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D.作者所描绘的都是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既不稀奇也不富贵,但带着一股老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一点落寞的感觉。
  5.下列对《故都的秋》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将江南的秋拿来与北方的秋作比较,突显了北方之秋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B.文章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写了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C.文章在描写“北国的槐树”时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花铺满地,是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D.文章有许多整齐的语句,排比句也很多,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又具有音韵之美。
  6.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文,并表达出郁达夫的感情。(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表露出作者的心境。)
  7.下面是《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语意连贯,不超过40个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