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400字。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善于用外国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更好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作用,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对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要及时予以揭露和驳斥。做这项工作,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在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应该承认,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和运用,我们总的是生手,在很多场合还是人云亦云,甚至存在舍己芸人现象。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摘编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二:
故事中有哲理、有文化、有味道,讲好一个故事胜过空谈一打道理。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做好国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让外国民众更好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可以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
B. 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C. 无论是过去和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并注意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留下了许多美谈佳话。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强大生命力、闪耀着智慧光芒,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在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水平明显不高,急需增加这方面的能力。
B. 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就没有必要再去讲道理。
C.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汇点其实很多,比如戏剧作品和剧作家、哲学和哲学家等。
D. 习近平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阐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3. 下列不适合作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案例的一项是( )
A. 在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一幅幅中式美学构图的画面,演绎了中国式浪漫,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B.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在多个项目上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C.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亮相巴黎国际博览会,以文化展品、文艺展演、文娱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文明的现代成就。
D. 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促进中文国际传播,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增进中外教育人文交流。
4. 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5.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习近平在赴巴黎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引用了这两句名言,堪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案例。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和方法。材料一强调文化软实力和自信、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指出要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展示中国形象。材料二则具体探讨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并强调中外文化的融通、共鸣与深层次影响。整体来看,两则材料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指导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不仅对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而且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有着重要价值”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对解决问题“有价值”,而不是“可以解决”。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
“老王,你这个房子不能再住进去了,也不要着急回去取家具,只要人平安,今后生活就有希望!”8月21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镇桑园涧村,庄里沟河道边,杨春城指着一间危房,对村民王春萍说。
杨春城是九龙镇纪委副书记,正在进行灾后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从九龙镇政府到这里,平时不到15分钟的车程,8月1日那天,我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