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情调研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1 9:20: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700字。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情调研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
  1.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但“万木春”“千帆过”又表现诗人豁达的襟怀。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2.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过来的,点明饮酒赏月,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词人觉得天上还是比不上人间。此时诗人的情感也变得通达、豪放。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词人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亮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意指词人想要和嫦娥共赏这一轮明月,表达了词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3.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露从今夜白,              。
  (2)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                  ,                     。                  ,                     。
  (4)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                  ,                     。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                     。
  (6)《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                  ,                     。
  4.尖角诗词社拟召开诗歌朗诵会,请你设计朗读脚本
  请你仿照示例,为李白《行路难》一诗设计朗读脚本。提示:要从重音和语调的抑扬两个角度任选一句来设计(示例语句除外),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示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重音:这句诗应重读“金”“清”“十千”“玉”“珍”“万钱”等词语,表现了宴席陈设奢华食物精美,突出了宴席的华美。
  抑扬:这句诗语调应扬起来,用高昂的语调来读,因为这一句用夸张的笔法极写宴席的华美精致,欲抑先扬。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词,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对这两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词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表现出他内心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悲慨。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几句暗示夜已深沉,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C.两首词都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乙】词既实写了幽居之人独自徘徊,又虚写了孤鸿之影。
  D.【甲】词画线句的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乙】词画线句的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6.上面两首词是苏轼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所作,请从意境及情感两方面加以对比,完成下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