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6 20:29: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99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阅读顾颉刚《怀疑与学问》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黄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人何时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询问  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②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辩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 反而)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③不仅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也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制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遵守 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 下列句子中的字形或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黄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人何时著的?
  B.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w??ng)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C.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辩别 非。
  D.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2. 关于文本中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朱熹是南宋理学家,《题西林壁》是其诗歌代表作,充满着无限的理趣。
  D.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或拘泥于书本。
  3. 依次选择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询问  反而   治学  遵守 B. 追问   否则    制学   墨守
  C. 询问  否则   治学  墨守 D. 追问   否则    治学   墨守
  4.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仅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怀疑不仅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也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D. 怀疑不仅是积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消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5. 下列冒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B.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黄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人何时著的?著者何以知道?
  C.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D.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6. 下列关于选文所在单元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提高思辨能力,锤炼思维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B.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都属于议论文中正面立论的文章,即直接提出观点进行集中论证。
  C. 议论性文章 观点和材料之间存在严密的联系。《怀疑与学问》中作者引用的名言、谈及的生活现象以及中外的事例,都是为了证明“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D. 议论性文章在阐述观点的时候语言往往铿锵有力。如“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