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更是娼妓

作者:罗美华  时间:2007/8/10 8:34:2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官场小说与历史小说,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门前的一道特别的坎。最主要的不是这些小说写了什么,而是这些小说随心所欲,说什么好就好,说什么坏就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有基本的公正立场,没有是非,没有准则,没有责任。这道坎是道开始烂掉的坎。文学完全随心所欲了,文学就不再是文学。它变成为巫婆口中的诅咒,骗子口中的谎言。
  三、中国当代文学是如何沦落为娼妓的
  我在第一节里,谈到了毫无意义的韩白之争,谈到了两个活宝步非烟与王朔,谈到了在历史中扯的余秋雨与在红楼中混的刘心武,这些人,有没有在制造垃圾呢?至少,这些呱呱叫的人,没有创造振奋人心的作品,却在制造振聋发聩的声音。这声音,在我的感觉里,有很多,就是垃圾。有的声音里,还可以听得出其人品低劣,那就不只是垃圾,是毒品了。
  在第二节里,我谈到了金庸与琼瑶,他们,成为了两个领域的至尊,却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面前的两道坎,金庸的小说,只不过是古时进山遇神仙小说的另一种翻版,称之为封建残留,有何为过?在今世能够得到如此空前绝后之礼遇,金庸,你可谓三生有幸了。琼瑶的小说或影视剧,非理性之至。几声嚎叫,几款柔情,就征服了那么多人,是福乎?是非福乎?
  我也谈到了鲁迅与张爱玲,被当代人尊到神的位置上,其实对后世的发展,不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扼杀。是今时文学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一种表现。悲哉!
  我也谈到了官场小说与历史小说,可以随心所欲的胡乱写,无是非,无责任,这样下去,文学,自然就不是文学了。
  今天的文学,一个现象是如此混乱,一个现象是如此冷清。
  为何如此混乱?我想是作品无美丑之分,无好善之分,甚至以丑为美等造成的。
  为何如此冷清?借用一句话吧,在西方某人墓碑上有这样一段话:“当法西斯向我身边的第一个人冲过来时,我没有站出来;当法西斯向我身边的第二个人冲过来时,我仍然没有站出来;当法西斯向我身边的第三个人冲过来时,我依然没有站出来;等到法西斯向我冲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为我站出来了。”试想想吧,我们的文学,长期纵容丑恶出现,长期以丑为美,长期物欲至上,没有精神,那么看文学的人还会继续看下去吗?你的文学里没有在欣赏作品艺术时给人以精神提升,颂扬的却是丑恶, 物欲,凶杀、暴力(凶杀、暴力看多了,也千篇一律的哦),这些,人人都会想的,那就根本没必要再看你的文学作品了。当真正美好作品出现的时候,也就没人来看了。我们的文学,在物欲横流面前,在底气不足的时候,自己先让自己走异端,走邪路,无疑是自己先给自己掘了一座坟墓。自己毁灭了自己。正如娼妓,最终是会自我毁灭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当代文学,是如何沦落为娼妓或者娼妓也不如的。
  1、从青春文学到下半身写作——变种的“文化大革命”
  青春文学,更确切点讲,世面上的,就是青春小说。如果翻开世界历史,处于青春时期能够写好小说的,确有那么几个人,整个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下来,恐怕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但今天咱们国家,能够写好小说而且名利双收的青春人,却不只是那么几个人,而是那么一大片人,壮哉!伟哉!我中华大地。我少年强则国强!我少年智则国智!极品之强!极品之智!
  而且年龄还越来越小,甚至是,越小越好。到最后是,十五岁的人,写情爱性爱故事给五十岁的人看。妙哉!简直是妙不可言!到最后,五十岁的人写的情爱性爱故事,没人看了,大家只看十五岁的人写的情爱性爱故事。五十岁的人写的什么小说都没人看了,大家只看十五岁或者稍大一点的人写的故事。
  我很奇怪,为什么五十岁的人,也会给十五岁的人写的性爱小说叫好?真有那么好吗?直到最近,我重看《初刻拍案惊奇》里的一则故事,才翻然悟到其中奥妙。这则故事里讲,一个年轻妇女,在一座庙门前避雨,庙里一个快五十岁的老和尚,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和尚,老和尚就出计谋要小和尚去勾引那个妇女。勾引进庙门后,老和尚与那妇女做性事,却因力不从心而做不好,于是小和尚接着做,却做的翻天覆地的好,老和尚在旁边听着,看着,恨得牙痒痒的,却也过了干瘾。我们这些五十岁叫好的,都如老和尚一般,在旁边过了一把干瘾。我甚至还不排除,这样的五十岁的人,在叫好的同时,也在那里想着要搂着差不多是第三代的十五岁,唱着迟来的爱。叫了好,就有机会这么做,如果连好都不叫,他就没这样的机会。所以无论大作家老作家,通通为十五岁或者稍大一点的人的性爱小说叫好。
  这些老人们,如果有记忆的话,应该不会忘掉文化大革命的状态。那个状态,什么都是青春的好,什么都是年轻红卫兵好,造反的好,革命的好。老的,要么为臭老九,要么为右派,老封建。最后的结果呢?十年浩劫,其惨状不忍一睹!当然喽,现在的这些五十岁的老人们,正是那个时候占了便宜的年轻人,他可能在回味那时的美梦也说不定的。
  我认为今天的这种唯青春文学好,唯青春小子创作的作品就盛行的状态,比之文化大革命之唯年轻红卫兵好的状态,毫不逊色。时隔三十年,居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以另外一种形式,却以相同的认可与排斥。
  说人年轻,年轻好,年轻就有朝气,有活力,未来是年轻人的,那当然好。但如果文学也变成了唯年轻人创作的就好,唯青春人创作的就好。那么,文学变成什么了?是在选美吗?是在挑选谁更年轻吗?那么,干脆挑个婴儿来写好了。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是一种长期的生活积淀,历史上,几乎没几个作家,在三十岁以前,写出了惊人的小说的,那是因为生活积累还远为不够,没有在生活中打几个转。就算要写性爱,十五岁的人懂什么性爱真谛?
  可是我们国家的当代文学,居然发展到唯青春文学才能张扬的状态。老一辈对生活感悟体验的小说,要么是不能出版,出版了,也就寥寥无几的发行量,而所谓的青春小说,动辄发行上十万册。青春小说真有那么流行,真那么有市场吗?好看吗?举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来说吧,一个中学生撒了点精斑在内裤上,写了一大版,十七岁,口袋里有避孕试纸的发票,好看吗?有意思吗?还有部小说是十三岁就做爱的,可能更吸引你的。至于十三岁做爱,算不算强奸,写的人可不管。
  开放几十年了,性爱故事书不知道有多少了,堆到长江里,大概都可以把长江填满了,可是,性爱两个字,却还那么看不透。不但少年们看不透,老者们也看不透。都对着书手淫。这些书,除了围绕性爱有几个情节,还有什么?这些书,参透了人情冷暖,世故人情吗?知道了善恶分明,正气凛然,正义伸张,言必有物吗?小说是有思想的,这些书有思想吗?
  为什么这些书会这么流行?假如有一种倡导,倡导唯什么书才能盛行,在中国,就当真唯什么书才能盛行的。中国不缺少这种倡导。我就看到报刊杂志,点名只要青春文学作品。我们永远都是在造英雄,而不是让英雄真正成为英雄。
  不能不说,这样的倡导和最终结果,危机重重。老一辈写的经典的书,孩子们不看了,老人们说的话,孩子们不听了。一些小家伙们搜肠刮肚想出来的几个情爱词汇,被人津津乐道着。这是什么状态?这种状态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比文化大革命的那十年浩劫更严重。那还是有形的,现在这个,却成了无形的。长期发展下去,其危害不堪设想。请三思,请警惕!!!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网友 于03-21 21:29发表评论: 第4楼
  • 好帖,好文章,如此气势,其鲁迅如何?
  • 网友 于01-24 17:04发表评论: 第3楼
  • 观点鲜明,时代责任感强,能在逆流中搏斗.支持
  • 网友 于01-24 17:04发表评论: 第2楼
  • 观点鲜明,时代责任感强,能在逆流中搏斗.支持
  • 文学爱好者 于08-12 15:35发表评论: 第1楼
  • 有胆有识,坚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