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晨读晚练9
晨读
一、默写过关
(一)背诵《赤壁赋》
(二)情境型默写
(1)《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的句子是( ),( )。
(2)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3)表现自然界很多景观值得去听,值得去看的句子( ),( )。
(4)以变化的角度描述,正确看世间万物的句子( ),( );( )。
(5)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 )。
(6)《赤壁赋》中,苏轼写自己乘着风飞行,漂浮在天空中,飘飘欲仙,脱离了现实,不问前方,不知止地的一句是:( ),( )。
(7)《赤壁赋》一文中,客人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短暂与渺小,用比喻的手法写下“( ),( )”消极至极。
(8)在《赤壁赋》中,苏轼之客期望自己能“( ),( )”,在客人的想象中,自己与仙人把臂同游,和日月同生。
(9)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10)《赤壁赋》中概写苏轼与客人在江面上饮酒,引吭高歌,朗诵《诗经》中章节的句子是:( ),( ),( )。
(11)写诗人回归平凡生活,与麋鹿鱼虾为伴( ),( )。
(1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 )。
(13)写诗人飘飘然仿佛要长出翅磅,远离人世,升入仙界的诗句( ),( )。
(14)《赤壁赋》中“( ),( ),( ),( )”,常被后人引用,用来勉励自己修身自好,不贪慕身外之物。
(15)《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泛不起一丝波纹,也恰好体现作者夜游赤壁时怡然自得的心情的语句是:( ),( )。
(16)《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的句子是:( ),( )。
(17)正面描写箫声哀怨悲诉 ,令人伤感的句子( ),( )。
(18)曹操的英雄形象历来备受文人称赞,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下“( ),( )”两句,把曹操把酒临风,举矛吟诗的潇洒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19)以江水作比喻,表明世间万物永远在运动不息的句子( ),( )。
(20)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诗经》中有关月亮的名篇的两句( ),( )。
(21)《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 ),( )”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22)《赤壁赋》中,写苏轼一行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
(23)写诗人和朋友转悲为喜后在船上尽情玩乐,一直到天亮的句子( ),( )。
(24)以月亮作比,表现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 ),( )。
(25)《赤壁赋》一文,苏轼用“( ),( )”两句着重描写了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婉转悠扬的悲戚箫声,它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想象奇特,笔力深刻。
(26)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缓慢移动的诗句( ),( )。
(27)《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28)以不变的角度描述,看待人与万物的句子( ),( )。
(三)开放型默写
1.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
3.古诗词中,“东风”一词既可指“东方刮来的风”,也可指“春风”,前者如“____________”,后者如“____________”。
二、识记常见的成语
1、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错例〗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01)
3、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误为“曾经”。〖错例〗今天的野狼峪,沟壑纵横,曾几何时,就将“天堑变通途”。〖错例〗母亲是个多么善良、贤淑的女人啊。曾几何时,她是我作为女人的第一楷模。
4、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5、陈词滥调(贬)——滥:空泛。陈旧的言词,空泛的论调。〖错例〗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见报,这则消息将成为陈词滥调。(过时的消息不叫陈词滥调。)
6、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7、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8、魑魅魍魉(贬)——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9、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10、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11、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正例〗我看到人家新买的摩托,便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也有一辆。
12、楚楚可怜——形容年轻女子娇弱可爱,不能误解为可怜。〖错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孩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13、春风得意——①既可以指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②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洋洋得意的样子。
14;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褒义词,不能作贬义词用。
15、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多用于贬意)。
三、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
1、殆
(1)百战不殆: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用作褒义。
2、当
(1)安步当车: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褒义词。
(2)螳臂当车: 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达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贬义词。
(3)首当其冲: 首:最先;当:面对,对着;冲:要冲,交通要道。指首先受到攻击。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4)当之无愧: 当:担当,承受。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作谓语、定语;中性成语。
(5)旗鼓相当: 当:相当,对等,比得上。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6)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当。处罚和罪行不相当。作谓语、宾语;指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或过轻。
(7)当仁不让: 当:面对。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指该做就做。
(8)锐不可当: 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9)独当一面: 当:承担,担当。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单独负责。
(10)老当益壮: 当:应该。年纪虽老但志气豪壮。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含褒义。
(11)长歌当哭: 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形容借歌抒情。
(12)一夫当关: 当:占据,把守。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13)当机立断: 当机:抓住时机。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
四、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
1、椿楦
椿:代指父亲。楦:代指母亲。椿萱并茂指父母健在。
2、考妣
考:先父。妣:先母。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六、素材积累
林占熺
主要事迹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他的亲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线,林占熺也在常年奔波中差点遭遇意外……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
颁奖词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七、金题引路
考点9:语言连贯(衔接)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_纸上谈兵_,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家常莱”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任。通过自己动手,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 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莱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
B. 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
C. 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D. 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
【试题解析】由四个选项可以看出,所衔接的句子并不是这一段的主旨句,而是过渡句,由第一段过渡到第二段。重点来了:连上文:这一句是段与段之间的前后衔接。ABC三项主语分别是“劳动者”“辛勤付出”“家常菜”,上一段讲的是家常菜这门课,那么这里与第一段衔接最紧密的当然是“家常菜”。也就是行文承接第一段家常菜这个话题,再来引出其他话题。由此排除A和B。引下文:“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任”,这一句强调的是做菜的过程,再看看下下一句中“……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可以看出这一句苹果虽然写的是做家常菜,但强调的是“辛勤付出”。再来看看选项,AB项结尾落脚家常菜,相对于CD项结尾落脚“辛勤付出”,不是最恰当的。可以排除A和B。综合起来选C项。
【试题解答】C
晚练
八、语言文字的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提及苏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________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_______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在民族的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的遥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近土地的,就________了。苏轼当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手拿惯了纸笔的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我们也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诗人正准备薅除杂草。“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诗人正释耒长叹,由衷感慨耕作之不易。
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_________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 )。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随波逐流 无可救药 微乎其微 蒙受
B.自由游弋 无可救药 凤毛麟角 遭受
C.随波逐流 彻头彻尾 凤毛麟角 遭受
D.自由游弋 无可救药 微乎其微 蒙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
B.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进行了生产劳动。
C.我们不但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我们也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进行了生产劳动。
D.虽然确实我们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但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B.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C.还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D.更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九、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贾谊论
苏 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①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②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超然:超然远去的样子。②狷介: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
乙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
(节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B.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C.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D.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自称,表示谦逊的态度,谦称自己不聪明。与之相似的有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等。
B.天子玺,也称玉玺,专指古代皇帝的玉印。玺出于周,到了后来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称玺,而臣民用的只能叫印。
C.赋,汉朝时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最初的赋能够用来歌唱,也可以朗诵。它外形虽似散文,内部却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D.廊庙,廊指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太阳,也指殿下屋;庙即太庙。文中指代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文开篇提出观点,接着指出贾谊的仕途遭遇,为他虽然是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才华而倍感痛惜,意深沉。
B.苏文第二、三段围绕“待”与“忍”,列举孔子得君之勤,孟子惜君之厚、爱身之至等事例,反思贾谊行为,得出结论。
C.苏文第四段写绛侯、灌婴功高势大,而贾谊仅一年轻后生,地位低微,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D.苏文对贾谊之志未能施展详尽评论,同时提醒君主,像贾谊这样的臣子,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2)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5、对于贾谊不被重用的原因,苏轼和欧阳修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十、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
(话题:铭记历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1年12月13日,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这一天,凄厉的警报声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铭记昨日的历史耻辱,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材料二: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正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我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祖国的昨天需要我们铭记,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创造。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国这泱泱大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干年的历史经久不灭,绚烂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刻在那古老却永不褪色的史书上,风雨不灭的精神文化存留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多少年前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身躯建起了我们新的长城,那时的中国物资多么匮乏,但即使没有枪支弹药,没有飞机导弹,他们依然挺了下来!
是他们,是无数中国人用自己那年轻而鲜活的生命铺出了一条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大道,谱写了一曲曲奋发激昂的赞歌,多少年后,我们歌颂他们,更会永远铭记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安心地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中读书学习?我甚至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中国的未来会是怎样?
2021年12月13日,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这一天,凄厉的警报声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铭记昨日的历史耻辱,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防空警报响彻云霄,警示国人勿忘国耻。我永远无法忘记那防空警报的声音,那声音犹如阵阵嘶吼,仿佛是死难的国人在怒吼,在痛哭流泪,那哭声撕心裂肺、惊天动地。我仿佛看见了那夜,九月十八日,敌机惊醒了熟睡中的人们,婴儿在啼哭,人们在奔逃,一个村子数百上千人无一生还,也正是那悲惨痛苦的一夜为中国的耻辱史、为长达八年的抗战拉开了帷幕。在默哀时我不禁想到:那夜,活下来的人们会怎样,他们的亲人死在了那夜,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他们从今往后只能被迫流浪。男耕女织、阖家欢乐的生活不复存在。他们颠簸流离,无助又弱小。
虽然,这些事已经过去,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将永远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正是它激励着世人,让我们冲进了21世纪这科技振兴的时代,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那些年中国受过的苦受过的累,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警句,于是,中国人付出了比别人强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努力,终于追上那些年落下的发展步伐。现在我的国家——中国,他已十分强大,我可以骄傲自豪地说出:“我是中国人,我热爱我的祖国,我将铭记历史,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我是中国人,我的皮肤是大地的颜色;我的眼晴是独特的黑色珍珠;我的头发是柔软细腻的黑色丝绸。从前,我的祖先最早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在我的国度有那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繁荣昌盛,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我的国家有足足五干年的历史,那忠杰豪义数不胜数。
如今,我的国家在世界上有着一项项惊艳世界的成就,领先了数个世界第一,看着奥运健儿身披五星红旗,看着中国领先的一项项科研成果,我不禁感叹:中国,我的国家,我爱你,我为你骄傲!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正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我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祖国的昨天需要我们铭记,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创造。让我们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参考答案
(二)情境型默写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0)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6)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20)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4)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6)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27)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三)开放型默写
1.示例一: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示例二: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示例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示例四: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东风不与周郎便 小楼昨夜又东风(等闲识得东风面)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八、语言文字的运用
1、D
【解析】第一空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自由游弋:泛指物在水中不受限制和约束游行,侧重于自由自在。此处的语境是指在水中不受限制和约束游行的小舟,所以应该用词语“自由游弋”。第二空处,无可救药: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表示程度很深。彻头彻尾:意为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偏贬义。此处的语境是指苏东坡是一个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浪漫主义者,所以应该用成语“无可救药”。第三空处,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多形容人的优秀。此处的语境是指人数的少,用“微乎其微”合适。第四空处,遭受:指受到不幸或损害。蒙受:指无故承受某种痛苦。“蒙受”侧重于痛苦,和冤屈更搭配,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蒙受”。
2、A
【解析】A项,正确。B项,“进行了生产劳动”搭配不当,“进行”和“劳动”搭配不当,把“进行”改为“参加”。C项,“不但……也”关联词用不当。D项,“虽然……但”前后分句颠倒,和下文衔接不当。
3、B
【解析】由上句“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中的“不只是”可知,与之搭配的应该是,“也不只是”,由上文“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可知,苏轼蒙受了巨大冤屈,所以应该是一个“凄美”的故事。B项符合题意。
九、文言文阅读
1、C 句意: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皆负可致之才”中,“可致之才”作“负”的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B、D。“未必皆其时君之罪”中,“罪”作“未必皆”的宾语,“其时君”作“罪”的定语,故应在“罪”之后断开,排除A。
2、C.“最初的赋能够用来歌唱”错误,赋是不能用来歌唱的,只能朗诵。
3、C.“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曲解原意。由原文“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可知,作者认为他只要取信于皇帝,结交大臣,得到他们的支持,便可以从容施展自己的才能,并非“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
4、(1)(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前往,再派子夏去(以表明自己的意向)。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辛勤努力。(2)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伤害自己到如此地步。
【解析】第一句中,第一个“之”,动词,到;第二、三个“之”是音节助词,不翻译;第四个“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此”,像这样。第二句中,“见”,被;“安”,怎么;“不复用”,被动句,不再被采用;“自残”,宾语前置句,伤害自己;“至此”,到如此地步。
5、①苏轼:贾谊不能惜君以厚,没能做到不弃其君,且不爱其身;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②欧阳修:汉文帝不能用才,疏远贤才。
【解析】苏轼是从贾谊自身的角度来分析的,有以下论点:“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由此可知,他认为贾谊一遭受挫折便放弃努力,没有做到对君主殷勤与情意深厚,也不爱惜自己。“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更是直接点出贾谊自身的问题。欧阳修则是从汉文帝的角度来分析,有以下论点:“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天,岂日天年乎”,“茁”此可见,他认为是汉文帝远离贤才,不重用贾谊。
参考译文:
甲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言论,如果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去做,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施展才华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前往,再派子夏去(以表明自己的意向)。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辛勤努力。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晚才离去,还说:“齐王大概会重新召我回朝。”君子不忍心舍弃他的国君,是这样情意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的天下,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整顿乾坤的重任)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到这种程度。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重用,然后才断定天下确实不值得让他奋发有为,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绛侯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联合数十万兵力,来(帮助文帝)决定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的深厚情分,难道只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间才能有吗?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年轻后生,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向上取得皇帝的信任,向下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有在刚见面站着交谈的顷刻之间,就突然对皇帝危言耸听地谈论值得痛哭流涕的天下形势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忧郁愤懑,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而亡,这也真是个不善于在困穷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人。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伤害自己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代的人,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必定有超脱世俗的毛病。因此,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迷惑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往今来都称道符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王猛,在很短的时间内摒弃他的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半个天下,原因就在于此吧。我很同情贾谊的志向,所以对此详尽地进行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作为贾谊这样的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乙
如果以贾谊的论述,孝文帝(汉文帝)大致推行他的主张,(达到的效果)还能与周成王、周康王的功德媲美。假如将他使用于朝廷,使他坐于廊庙之上,那么张扬大汉的风度,升上三皇之首,犹如决堤放水、脱落稗草上成熟后的子粒一样容易了。可怎奈(孝文帝)却抵制辅佐王道的策略,远远地将他流放到诸侯王的地云所以贾谊路过长沙作赋一篇临汩罗江凭吊屈原,而司马迁在屈原之后为其作传,以昭明贾谊同屈原一样忠君爱国,却遭摒弃放逐。但班固不但不讥笑汉文帝疏远贤才,痛惜贾谊不受重用,却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况且贾谊是因为怀志不遇忧伤抑郁而意外早死,怎么能说他寿命短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