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I卷作文思考分析

作者:不详  时间:2024/6/8 18:19:38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

  最近几年,几乎每次高考完,冲上热榜一定是高考作文这样的话题,确实,很多同学在毕业后,唯一还能谈上两句的恐怕就是作文了,作为初中的语文老师,也应该多了解一点高中作文的命题方向,这有利于我们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初中作文命题的方向。
  无论是高中作文还是初中作文都紧贴时代热点,联系当下生活,从生活的实践中形成某种认知,某种思维,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并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必然趋势,科技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更能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看待事情的角度。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进步的,是对人类文明进程有划时代意义的。
  还记得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我印象很深的观点是姜思达的一段发言,他说爱情或许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形象,爱情或许本身就是残缺的,因为在生活里见证过太多真实和惨不忍睹,所以我才要在爱情里做一头永远沉睡不被叫醒的猪。
  接着他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他特别真实的描述自己在一段见不到对方的“网恋”中的委屈、患得患失,怨“他”又为“他”想到了各种不得已的理由。
  爱情本身就是非常主观的事情,人工智能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现在的一切设想或许都太过于主观,人工智能强大到比人类还要丰富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够保证我们的情感需求不会被满足?
  就比如智能手机的产生,不就让我们产生了依赖和满足后更大的空虚吗?回归命题来看,智能手机发展起来的这十年真的是问题越来越少了吗?问题是永远不能被解决完的,毕竟矛盾是推动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新的问题不断被发现,这个社会才能越来越进步啊,毕竟提出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当然,这个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不仅仅在于我们讨论人工智能后我们的问题变多变少的问题,把题目抽象出一般意义后,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当一个新事物产生时,我们究竟该报以怎样的态度,完全被控制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还比如说我们越来越容易得到答案,是否就要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是真正的答案是否为高智商的精神PUA,我们永远被裹挟在一个无法看到真相的世界里。
  所以,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天脑子退化掉已经完全不再具备思考的能力,那么人是否还能被称之为人?
  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在思考,而丧失了提问的能力,其实也就丧失了思索,丧失了思维,丧失了智慧,毕竟人是一根有智慧的芦苇。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会改变当下的伦理观念,公序良俗,即使在当下还处于弱人功能智能时代,我们已经发现我们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一部手机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得到了很多便利,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纵观这七道题,都倾向于融入时代热点,特别是具有前沿视野的话题,旨在考察同学们对时代发展对当下生活冲击的理解和看法,强调的是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是否对当下及未来有深度的思考。
  除此之外,也考验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和人生阅历,他们是否能够一个先知先觉之人,审辨当下之余融入对未来的思考,这些思辨性的材料即使观点不同,但我们只要能从中窥探出自己的立意点,和而不同,也未尝不是当下中学生思维多元化的生动体现。
  中国教育报对本次高考语文做全面分析时,对这道作文题目以这样的分析: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简单让学生作“是”与“否”的判断,而是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对社会的观察,在认真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试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
  生活没有绝对的是非曲直,也没有绝对的黑白分明,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宥于两者之间,这就是中庸之道,更是辩证唯物主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