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之主观简答题专项指导
分析文本特征
新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立足于文本整体,着眼于词、句、段、层,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清晰、准确地把握文本结构和思路,理清理据(观点与论据)间的关系,精准分析论证特点。这种考查方式要求考生不仅要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还要读出传达信息的方式,即是如何论证的,从而把考场阅读和思维的着力点扩大到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运用,真正考查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剖析行文思路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答:①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②开篇提出中心观点“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然后重点论述经济关系是上层建筑和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指出正确理解的方法。
论证思路(行文脉络、论证结构)从结构的角度看,有结构特征(引论、本论、结论,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结构类型(总分、并列、层进、对比)两类;从具体的思路分析,就是指出如何提出问题(开篇点明题旨,通过事例、名言等引出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使用什么论证手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作答时,通常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梳理概括文本材料的层次思路要清晰、全面、准确
1.准确概括文本每段的内容:①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句,如首括句、概念句、观点句、尾括句等;②没有明显关键句的段落,要提取关键信息,整合出内容要点。
2.根据段落划分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内容逻辑关系: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按照论述的内容或角度划分文本的层次,并分析概括其整体上和主体论证部分的结构思路。
二、答案组织表述要规范
1.题干要求分析“论证结构”时,首先概括点明结构类型,要把整体结构和主体论证部分的结构分成两个要点作答,使分析更明确;题干要求分析“行文思路”“论证思路”“行文脉络”时,可以不点明结构类型。
2.答案语言组织时要注意添加次序词以及上下段落的连接语句,常用次序词有“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接着”“进而”“最后”等。
3.要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分析,不能笼统地运用术语、套话作答。
[2021·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解析]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跟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通俗易懂。
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个节拍,提出“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这些例子,证明“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继”的特点。
分析论证特点
2. 教材中《说“木叶”》这篇课文在论证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①论述结构严谨,层层深入。作者先从现象分析入手,引用一些名家名诗,然后从概念的角度分析“木”与“树”、“木叶”与“树叶”都属同一概念,但为什么古人在诗歌中大多用“木”而不用“树”。作者层层论述,从而得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作者采用这种层层设问,逐步深入的方法,使文章有条不紊,纲目清晰。②运用了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作者围绕“木叶”列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要的引用,进行比较、分析,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③语言化抽象为形象。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标题“说‘木叶’”就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对“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分析议论文论证特点,就是以所掌握的论证相关知识来分析文本,得出其在论证方面的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明确角度,全面思考
分析论证特点主观题,题干一般会指明分析角度是综合分析,还是某一角度(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明确角度也就明确了思考方向。
第二步:具体分析,充分到位
一般来说,分析文本论证的特点可从以下“六角度”入手:
角度一:分析文本整体论证方式的特点
分析文本是立论,是驳论,还是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先驳后立”的情况多见),并简明概述文本是怎样立论、怎样驳论或怎样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
角度二:梳理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从结构的角度看,有结构特征(引论、本论、结论,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结构类型(总分、并列、递进、对照)两类;从具体的思路分析,就是指出如何提出问题(开篇点明题旨,通过事例、名言等引出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使用什么论证手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角度三:分析论点提出的特点
1.根据论点的位置分析论点特点。首先明确指出论点所处位置,其次概括不同位置提出论点的作用。
2.根据立论的视角分析论点特点。分析论点的特点,要关注论点提出的角度,看论点是否和一般的观点不同,如论点独有特点,则可看作是论点新颖或观点独到。
角度四:分析论据的特点
一要看论据是否典型、是否新颖。论据能有力地论证论点,可概括为“论据典型,说服力强”;论据非常见常用,且有典型性,可概括为“论据新颖”。二要看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要分清。
角度五:分析论证方法使用的特点
根据文本内容,简明指出文本使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单一运用某种论证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论点,达到了怎样的论证效果。
角度六:分析论述语言的特点
论述类文本的语言一般有准确严密、概括简洁、鲜明生动等方面的特点,可根据文本论述语言的风格特点简要概括并举例说明。
上面的“六角度”总体归纳了分析文本论证特点的思考切入点,具体答题时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选择分析角度进行恰当思考。
第三步:点析结合,表述规范
论证特点的综合分析题,一要做到有点有析,要点明确,分析准确充分;二要做到答题术语准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2. 材料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①以设问开端,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解析]材料开篇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引发读者关注,激发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材料先解释“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然后通过一系列论证方法表明科幻小说自有其文学魅力,只是区别于传统的文学性,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让论证更加严密深入。
材料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将“文学性”比喻成“杂草”的比喻论证,让深奥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俗化,便于理解;将“一般的小说”和“科幻小说”进行对比的对比论证,突出了科幻小说的独特之处。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使论证更加透彻,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概括内容要点,比较材料异同
概括内容要点
3. 阅读教材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三篇课文,两篇写科学家,一篇写售货员,请梳理典型事件,概括其精神的相同之处。
答:①在这三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在试验田里躬身实践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上世纪70年代有着“一团火”服务精神的人民售货员张秉贵,不断探索生命高度和广度的“探界者”钟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劳动者”。②精神相同之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类阅读的重要考查点,既可以考查归纳概括单一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考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在高考卷中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主要涉及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原因等方面。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筛选是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整合是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
一、概括内容要点“4法”
1.摘取关键词句。根据题目指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稍加整合,给出答案。此法的关键是筛选准确、不漏要点。
2.合并同类项。在文段概括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很多包含“同类项”的句子,只要把“同类项”内容合并、提取即可。
3.祛除修饰语。有时要求概括的对象是一个句群,组成一个句群的若干个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开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起辅助作用的句子,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起统率作用的句子,就能准确概括。
4.层次切分法。此法运用广泛,且能保证概括准确,不漏要点,前提是对所给文段细读,要依据论述对象准确切分层次,切分好层次后再运用提取关键词句、祛除修饰语等方法来进行概括。
二、概括内容要点“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抓关键
仔细审读题干,题干对答题方向具有限制性和指示性。应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限定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明确作答对象及作答要求,防止筛选信息时角度不明确。
第二步,读文本,定区间
根据题干的限制和指示,首先应仔细阅读各则材料,通过寻找关键句(或用概括的方式)把握每则材料的内容大意,找到答案所在的区间,在有效的信息区间内筛选整合相关信息。这一步是答案“准”与“全”的关键。
第三步,摘要点,善整合
可采用摘取中心词、提炼内容要点、压缩语段等方法,对筛选出来的语句进行加工整合,使之条理清楚,表述简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艺术创作者的跨媒介转换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至关重要。“距离感”“切近感”是影响文学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的核心问题。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应是跨媒介转换的重要目标。
如下两个有关转换的距离感和切近感的因素,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内视与外视”问题。文学接受动用的是“内视”,传媒艺术接受动用的是“外视”。文学接受过程有抽象性,传媒艺术接受有具象性。因此对于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可自由想象的切近感,传媒艺术有易看易懂的切近感。这与文学具有超验性、陌生化、内在性和神秘性,而传媒艺术更多的具有经验性、生活化、熟悉化、外在性有极大关系。二是“延时与瞬时”问题。文学可以让读者反复阅读、暂停阅读以探寻韵味,阅读过程中提供给读者相当的时间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因自主性和对话性强,对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其特殊的切近感。而传媒艺术观看往往是“一次过”,更为重要的是传媒艺术声画快速流转而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惊颤性”,容易压缩甚至取消观众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时间和距离。因这种独特的观众“被包裹感”,使得对于接受者来说,传媒艺术也有其特殊的切近感。
面对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在关注“距离感”“切近感”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还不能忽视下面两个问题。一个是“陌生与启动”问题。与面对全新的陌生文学文本时的阅读体验不同,对于观看改编后的传媒艺术作品而言,如果接受者看过原作,就需要有一定甚至较强的“内调适”。毕竟“先入为主”的对情节的了解,甚至对原作的崇拜感等,都是终究会发挥作用的“启动效应”。另一个是“圈层与破圈”问题。“圈层化—大众化(破圈)—再圈层化”的传受过程在当前一些网络文学改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创作者寻找圈层化的小众化文本,将其加工成受大众追捧的传媒艺术作品,等大众接受的新鲜感和热情消失后,该作品的其他创作形式再次走向圈层化。
(摘编自刘俊、董传礼《简论融媒时代跨媒介转换的创作、接受和审美机制》)
材料二:
影片《阿Q正传》是迄今为止对鲁迅经典文本改编最为成功的作品,创作者对于原著“戏谑中含悲悯”的精神意蕴把握得非常透彻,并完整地承继了鲁迅作品极强的思想穿透性。经典文本中的阿Q以无业游民的形象出现,加及他诸多毫无逻辑的行径和作品本身的“审丑”风格,很容易使影片呈现出肤浅滑稽的闹剧形象,但是值得称赞的是,改编者在忠于原著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还借用融合了鲁迅其他作品中的经典之处。比如借用作品《孔乙己》中的典型场所,将聚集阿Q和底层民众的议论场地设定为咸亨酒店,阿Q被枪毙后,酒店老板将他的名字从粉板上擦掉,抱怨道:“阿桂还欠我四十五文钱呢。”而阿Q在古轩亭口“鉴赏”了处死革命党人夏瑜的场景,没出数日自己也在此地命丧黄泉。这样的情节借用,不仅巧妙地融合了作品《药》的思想精髓,还完美阐释了鲁迅提出的国民隐匿的生存状态——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做戏来看。而阿Q身着白盔白甲,飘飘然臆想中的革命,只是一场“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的荒诞闹剧,永远只是停留在“奴役与驱使—被奴役与被驱使”的精神贫瘠中,此时,影片的讽刺性和批判性,也在欢快的传统戏曲音乐和明快的色彩转换中达到巅峰。
电影《祝福》的改编也很成功。影片刻意隐去了叙述者“我”的内视角,用大量的篇幅着重描摹祥林嫂夫死子殇的过程,原著中一笔带过的贺老六,被重新刻画为善良笨拙的农民形象,而祥林嫂婚后生活的短暂幸福和接踵而来的巨大悲痛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受众以参与者的身份感知人物的悲剧色彩。
影片中“祥林嫂怒砍庙门槛”的情节颇受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这种举动并不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表现了祥林嫂的觉醒。笔者认为如果单从阅读文本分析,祥林嫂的反抗显然是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的。但是对于影视改编而言,叙事视角从“我”的内视角转变为俯瞰式的全知视角,将叙事者隐去,说明改编者已经选择舍弃作为“寻路者‘我’的困境”这一主题内蕴,只是将小说中隐显的部分进行拓充,单纯从祥林嫂被戕害的悲剧性出发,以“出逃—抗婚—屈服—追问”四大情节版块,凝练出祥林嫂的命运发展轨迹。祥林嫂面临阴(阎罗王)阳(鲁四老爷)两界的磨难排斥,绝望之下怒砍土地庙的门槛,只是因为绝望而产生怀疑,并不代表她真正的觉醒,想要与神权观念和夫权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决裂,因此才会引出冰天雪地里“人到底有没有魂灵”的追问。而且这样的改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破圈意义,毕竟文学经典和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显著不同,创作者为了考量不同群体的观影口味,不得不在剧情改编上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互动。
(摘编自黎荔《文魅、重构、演绎:论鲁迅经典文本的影像跨媒介叙事》)
3. 文学成功转换为影像媒介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①应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②应关注接受者的“陌生与启动”问题;③应关注“圈层与破圈”问题,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互动。
[解析]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应是跨媒介转换的重要目标”概括出:应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结合材料一第三段“还不能忽视下面两个问题。一个是‘陌生与启动’问题”“如果接受者看过原作,就需要有一定甚至较强的‘内调适’”概括出:应关注接受者的“陌生与启动”问题;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另一个是‘圈层与破圈’问题”“创作者寻找圈层化的小众化文本,将其加工成受大众追捧的传媒艺术作品,等大众接受的新鲜感和热情消失后,该作品的其他创作形式再次走向圈层化”概括出:应关注“圈层与破圈”问题,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互动。
比较材料异同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三篇课文在所表现的人物精神方面各有哪些不同?
答:①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培育杂交稻,勇于建立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途径,体现了其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②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团火”温暖无数顾客,诠释出劳动模范的现实意义;③钟扬身兼多重身份,在他工作的每一个领域都竭尽所能,致力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思考与践行生命的意义。
由多则不同材料构成的信息类文本,会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但其逻辑关系不紧密,而合在一起又能综合表达一个主题。因此要强化主题意识,找出各材料间的共同点;同时又要研读局部,分辨各则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常常分为四种: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内容相似但观点不同,观点相近但侧重点不同。
一、比较异同的三个维度
维度
具体阐释
材料的对象
依据文体确定比较对象。这类题目,材料的对象基本相同,都是围绕某一事物或主题进行的。
材料的深度
有的材料是就某一专题、某一现象进行的调查、分析、评论;有的材料是新闻报道,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典型的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而有的材料为综述类,除这些要素之外,还有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
材料的宽度
所谓材料的宽度,就是材料涉及内容的广度,反映现实的广泛性、材料话题的大众性和新闻中心的公共性。有的材料,涉及面比较窄,仅就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道;有的材料,不仅有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还有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件的报道。
二、解答比较异同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找准比较点
凡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审题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找出比较点,即题干中比较的关键词语。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根据比较点,从文中的确定答题范围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分清层次,确定关键词语。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语;二为“提取法”,即针对性地概括文意。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形成答案必须根据要求“深加工”,使之符合要求。
阅读材料(见本节考向二“边学边练”第3题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4. 两则材料都涉及文学的跨媒介转换,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1)材料一介绍跨媒介转换接受机制的几个重要问题,侧重论证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2)材料二以鲁迅经典文本的影像跨媒介叙事为例,分析文学成功转换为影像媒介的方法,侧重跨媒介转换中的叙事。
[解析]材料一,开头提出“艺术创作者的跨媒介转换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至关重要”,然后“如下两个有关转换的距离感和切近感的因素,值得特别关注”“面对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在关注‘距离感’‘切近感’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还不能忽视下面两个问题”从两个角度论证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
材料二,结合“影片《阿Q正传》是迄今为止对鲁迅经典文本改编最为成功的作品”“电影《祝福》的改编也很成功”“影片刻意隐去了叙述者‘我’的内视角,用大量的篇幅着重描摹……”可知,以鲁迅经典文本的影像跨媒介叙事为例,分析文学成功转换为影像媒介的方法,侧重跨媒介转换中的叙事。
文本观点的分析评价与迁移运用
分析观点、看法和措施建议等
5. 选择性必修中册教材中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是系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经典文献,它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有哪些重要启示?
答:(示例一)要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现状。现在一些人在搞研究写论文的时候,粗枝大叶,一知半解,就开始大发议论。只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处理。我们年轻一代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不论是从事实际工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应该系统地周密地调查研究现状。(示例二)要认真全面地学习研究历史。毛泽东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目前,许多年轻人则喜欢言必称欧美,忘记了自己民族的历史。这一点确实为害相当大,不可等闲视之。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个人奋斗的自信心,能够给予我们无尽的智慧。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但不能忘记学习我们厚重的历史,要养成认真学习研究历史的良好习惯。
阅读信息类文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于是,分析看法、对策类题应运而生。这类题目是对文中作者的观点、意图的归纳整合。解答这类题型,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审读题干,确定范围
根据题干关键词,确定范围,筛选出文中关于题干涉及的问题的观点。
2.抓住主体,善于转化
转化,有两个思维角度:一是需要具备转化题干的意识,就是将题干转化为训练过的题型,进而确定解题思维;二是将文本内容中的问题和现象转化为建议措施。
具体思考:(1)可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找看法或对策;也可从不同主体入手,明确谁是措施或看法的实施者(主体),措施或看法的实施者有几个,答案就有几个角度。
(2)注意文中提到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①善于转化成绩。从成绩中总结经验、措施以及对成绩的思考、看法。②善于转化问题。问题可以转化为“措施方法”,“问题”是“措施方法”的依据,“措施方法”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办法,“措施”要有的放矢,只有抓住一个个实质性的具体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3.灵活作答,巧妙整合
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是观点态度题,还是建议措施题。不论哪类题,最后都要回归文本,在文本中找到依据,然后整合信息,合并同类,重点注意段落之间的关系,确定答题的角度,分点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中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5.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观点一)不合理。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审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①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等方面取长补短。
[解析]首先针对题目,要明确答出“不合理”或“合理”。然后论述观点时不能架空分析,要依托文本。可以依据文本所论述的传统意义上文学性的局限性以及科幻小说的题材特性来阐述“不合理”,可以依据文本中的科幻小说的本质属性(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类别),以及科幻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互补性来阐述“合理”。
观点迁移运用
6. 阅读选择性必修中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王明、博古的教条主义路线,给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毛泽东制定“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请用文中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答:①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明确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个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这个真理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完善,王明等人在中国照搬照抄这个理论,结果遭到失败;毛泽东等人把这个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观点迁移运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文本外的现象或材料,考查的是考生真正读懂文本、真正把握文本观点运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吃透文本观点,合理进行迁移运用。
观点迁移运用题有两种考法:一是所给的材料是具体材料,要求运用文章观点分析,这时变成了观点与例证的关系;二是所给的材料是一种观点,要求把这种观点与文本观点进行比较。
文本观点迁移运用题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审准题干,明确答题要求
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本身就重在信息获取的过程,答案就在文中找,不能凭空去想象。虽然文意迁移运用的题目的表述内容是文章之外的内容,但我们一定要从题目中准确把握住题目到底想考查我们对文章哪一内容的理解,因此,审清题目要求,十分重要。
步骤二:精研文题,找准材料和文本间的契合点
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对文本观点和所给材料都能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时文本观点很多,不确定哪一种观点最能统率所给材料,因此,要先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文本观点。
步骤三:分析材料,学用答题思维模式
要准确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并与文本观点(文意)联系起来,认真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即“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先亮出题目材料对应的文本观点,再根据观点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分析应注意与文本观点的对应与一致,并注意分析的层次性。注意,“分析”是得分的关键环节。
阅读材料(见本节考向一“边学边练”第1题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6.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析]“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面。而呈现在画面上,由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琴不移动,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符合材料一“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的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科学技术因具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让人们盲目崇拜,在较长时间内被许多人认为是能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 与科学技术相比,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大的帮助。
C. 科学技术渐渐从实验室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研究往往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这都说明科学越来越依赖人文。
D. 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某些内容。
[解析]“说明科学越来越依赖人文”错误,是为了说明“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相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将来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之间的紧密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 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点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C. 人们只要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就能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 我们要注意科学各部门之间的对话,努力找出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术语。
[解析]B项,“要求人们的关注点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曲解文意,是要求人们尤其需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C项,“只要……就”错误,过于绝对。D项,“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术语”错误,原文表达的是不同学科可能只是学术术语不同,但在观念上有共通之处,可以跨越学科,并不是说“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术语”。
3. 关于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引用池田大作关于“科学之眼”的论述,是为了证明科学思维法不如人文的思想方法好。
B. 叙述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的事例,是为了证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 举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科学和人文完全可能实现良性互动。
D. 杨振宁在著作中借用布莱克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人文和科学在人类心智上是同根同源的关系。
[解析]A项,“是为了证明科学思维法不如人文的思想方法好”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是为了证明“科学应用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B项,“是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错误,是为了说明科学家不应保持价值中立,应有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D项,“是为了证明人文和科学在人类心智上是同根同源的关系”错误,杨振宁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是为了“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4. 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①材料一从科技文化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文化的补充与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②材料二重点梳理科学与人文从疏远到融合的趋势,强调要拆除二者之间的樊篱。
5. “科学崇拜”主要体现为: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请结合材料,分析“科学崇拜”的危害。
答:①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②视科学为万能,看不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③只关注科技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②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我们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③家书作为一种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
④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⑤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⑥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 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⑦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 91 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
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
⑨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摘编自《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家书的审美价值》)
6.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互联网实用又快捷,且因日益广泛的使用,使得家书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不断降低,并有着断层的严峻考验。
B. 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C. 家书具有多元性价值功能,其认知功能不但可以使人了解社会和历史,更能使人在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中得到启迪,重新观照人生。
D. 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符号简单且程式化,文化底蕴不足,所以我们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
[解析]A.“使得家书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不断降低”错,原文是“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B.“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理解绝对,且从原文和现实看,网络可以替代家书传递信息这一功能。D.“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理解错误,原文主张“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并无厚此薄彼之意。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而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又倍感陌生,文中流露着对于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忧。
B. 西方人称家书为“最温柔的艺术”,也可能是因为认为家书文本鲜活,在情感交流方面自然亲切,真挚真实,感染力强。
C. “化性起伪”强调了“化”对人的重要作用,和鉴赏者通过家书这一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有异曲同工之妙。
D. 孔子肯定了“家书”和“诗”一样具有价值的多元性,但家书对人的审美功用是全方位的,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
[解析]孔子只肯定了“诗”的多元价值;“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结合“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歌在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
8.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家书“多元性价值”的一项是( A )
A.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了游子的心态,让人感同身受。
B. 《傅雷家书》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C. 《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书,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已然成为千古名句,给人启迪,令人警醒。
D. 毛泽东二十八封家书传家风,其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我们还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
[解析]A项不是家书,是作者通过诗歌,以“家书”为意象,表达了羁泊异乡的游子孤孑凄寂情怀,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B项可对应认知价值;C项对应审美教育价值;D项可对应娱乐价值。
9. 请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答:(1)首段基于现状,提出“警觉和预防家书文化消减”的观点。(2)②③段通过与网络沟通的比较,突出了家书不可替代的价值。(3)④—⑧段按先总说、再分析、最后总结的思路具体介绍了家书的审美功用。(4)第⑨段总结,呼吁全社会重视传承家书文化。
10. 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②自馁也。”
【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
答:(示例)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②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曾国藩在家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③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中国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一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学工作者们的夙愿,也是国家的重要决策。从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目前中国仅有鲁迅、林语堂、茅盾、巴金、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十多位小说家的作品,被选入具有权威性的世界文学选本中。当代小说家中只有莫言的《老枪》有幸入选2012年出版的由马丁·普齐纳主编的《诺顿世界文学选》最新一版。但是只要对莫言作品稍加了解,都会发现《老枪》并不是莫言最优秀的作品,也无法完全代表莫言的文学风格,更无法代表中国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学作品。由此可见,世界文学界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依然处于管中窥豹的状态,中国文学的边缘地位始终没有改变。造成中国文学边缘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文学性的忽视是关键原因。陈大亮等在研究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学的评价时,发现以下倾向:忽视文学作品的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过于强调文学作品中的政治元素,混淆了文学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使用“禁书”一类的描述方式吸引读者猎奇心理,多数评论并“没有触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学性,而只停留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介绍与简单的评价层面”,甚至中国学者在分析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时,也过于强调经济、政治、国际形势、译介出版等文学外在因素,忽视莫言作品中文学性的重要内在因素。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的忽视,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会阻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
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其初衷是希望不同国家的文学可以相互交流与借鉴。达姆罗什继承了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同时强调世界文学的跨文化沟通与阅读,关注民族文学间交流沟通和交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达姆罗什认为:“一部作品在国外旅行时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在新的环境中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每个民族文学如果局限于自身,不通过外国文学的滋养而得以更新,它自身的活力将枯竭。”现代小说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异国的形式与本国题材的结合。世界文学的发展促进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借鉴外国文学形式,滋养本国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界的普遍共识。莫言的作品深受世界文学影响,对莫言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是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莫言曾表示,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年,是中国作家当学徒的阶段,因为80年代之前的20年,中国文学中断了与西方文学的接触。因此,刚开始的10年,中国作家需要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作品,补上所缺的课程,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方式是模仿和借鉴,这是中国文学创作者们必须经历的阶段。然而,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对二位作家的简单复制。莫言表示自己与福克纳息息相通,但却坦言他从未把福克纳的任何一部作品从头到尾地读完过。莫言在2007年才读完了《百年孤独》,而这时莫言的代表作已经完成面世。莫言曾说:“我们就应该进入一个自主的、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创新的阶段。”
(摘编自邵璐《世界文学视角下莫言作品文学性的传递》)
材料二:
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向全世界描述着各自国家的精神文化。我们总是遗憾我国文学还没有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他本该占有的一份位置,更不用说让全球民族了解我国文化了。但是不得不说,现如今的中国青年,特别是八零九零后,往往更了解的却是世界文学名著,大大超越了其他民族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很少有国外的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学感兴趣。虽然随着翻译人员的增加为中国文学融入世界贡献了不少力量,但是仍需要我们深思,只有中国文学很好地走出国门,世界人民才能了解中国,才能分享我国的文化宝藏。
出现这样的后果,原因在于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确切地说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悟,讲究意合意会,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意境;而不求眉须毕现的分析,不讲滴水不漏的逻辑,是意境性语言。其他语言则呈现别样风景:它讲逻辑,重分析,追求条分缕析,漠视所谓的整体感悟。由于英汉语模糊性在审美地位、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因模糊而生成的美感在翻译过程中多有磨蚀。让国外读者没有办法体会我国文学的用词优美。汉语翻译成英语这一过程中,汉语发生较大的改变,词语所表达的优美氛围无法在英语文学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另外,汉语中常常使用的各种修辞、特别的引用等等都是英语文学无法比拟的。这不仅给翻译工作者加大了难度,同时也是两国文化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一过程好比,我们从一个浪漫的诗情画意的情景中回到一个叙述式的故事中,总是感觉缺少了原本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精神情感。这样即失去了“雅”,但是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追求又不仅仅限制在“真”的程度上。因此,只能是文学修养极高的人才可以译出文学的“真面目”。
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融入世界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翻译工作者的职责。那么首先我们必须给出翻译的正确定义,才有可能做好翻译工作。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可顺利解决。简单说就是用其他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来表述出我国文学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内容,即首先保证翻译我国文学的一个要求:保真,准确无误地表述出作者的语句。
因此,不得不认真看待翻译工作,不是说你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你就完成了翻译工作。目前,国际社会也有多种不同翻译理论,根据语言功能进行翻译和语言目的进行翻译的多元系统论。慢慢便比较注重翻译过程中的功能问题,目的、性质问题等等。跟我们两千年来局限在文本以内的语言文字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理论相比,这些理论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认识到翻译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行为。
(摘编自严宁《对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一些思考》)
1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稍加了解莫言作品的人都能发现《老枪》并非莫言最优秀的作品,可见马丁·普齐纳对莫言作品的了解还处于管中窥豹的状态。
B. 中国现代小说在保有本国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吸收着异国优秀思想,但因为作品文学价值的被忽视而始终处于世界文学边缘地位。
C. 莫言在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对其进行模仿和借鉴后,关联本土文化,进入了一个自主的、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创新的新阶段。
D. 与讲逻辑、重分析的他国语言明显不同,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意境,汉语词语所表达出的优美氛围难以通过英语得以较好体现。
[解析]原文为“现代小说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异国的形式与本国题材的结合”“借鉴外国文学形式,滋养本国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界的普遍共识”。
1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A. 通过歌德和达姆罗什的观点可知中国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一部分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B. 对于中国文学如何融入世界文学,邵璐侧重向内的翻译传播,严宁侧重向外的吸收借鉴。
C. 翻译人员的增加为中国文学融入世界贡献了不少力量,因此作者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D. 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通过比喻论证,形象地写出了汉语与其他语言在美学上的巨大差异。
[解析]B项,严宁侧重向内的翻译传播,邵璐侧重向外的吸收借鉴;C项,“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有误,作者认为“但是仍需要我们深思”;D项,横线句是类比论证而非比喻论证。
1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材料一论据的是( A )
A. “莫言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尊重和喜爱。”——《波士顿环球报》
B. “莫言的作品,故意放大了几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它是与社会价值主流背道而驰的,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是按西方的价值观标准。”——部分中国学者言论
C. “莫言的作品过于依赖神话和超自然元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质。”——《纽约书评》
D. “虽然莫言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但他在处理政治题材时过于谨慎,缺乏直接性。”——《伦敦书评》
[解析]B项,符合“中国学者在分析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时,也过于强调经济、政治、国际形势、译介出版等文学外在因素”;C项,符合“混淆了文学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界限”;D项,符合“过于强调文学作品中的政治元素”。
14. 鲁迅先生曾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请根据材料内容,从文学的角度分别阐释这两句话。
答:①文学创作者要立足本国题材,以强烈的自我意识进行自主创作。在世界文学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外国文学的形式特色,但一定要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与生活。②加强世界文学的交流沟通,扩大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针对中国文学融入世界的主要问题,翻译工作者要明确职责,译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精神情感。
15. 翻译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时,宇文所安将“潜入”译为“enter”(意为“进入”)请简要分析这样翻译的利弊。
答:利:①讲清了基本的事理逻辑:将“潜入”译为“enter”清晰地传达了主体随着风进入夜晚的形象。②符合语言习惯:在英语中,“enter”是一个常见、通用的词汇,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符合英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弊:①丧失原诗意境:将“潜入”简单译为“enter”可能丧失了原诗中“潜入”所带来的隐秘、灵动和轻盈的意境,以及对夜晚的一种融合和包容的内涵。②丧失原始修辞美:英文中的“enter”并没有像“潜入”那样将雨水拟人化,无法表达出诗人对雨水的喜爱之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历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滋养与资源。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
什么是山水的眼光?中国画家画一座山,通常先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这就是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饱游而饫看,游目而骋怀。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
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它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所谓“谛视”,就是超越一个人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世界图景。这种图景是山水的人文世界,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观照之中,形成“心与物游”的存在。
多年前,我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北宋郭熙的《早春图》。我在这里看到一片奇幻的山壑被一层层的烟云包裹着,宁静而悠远,峻拔而生机勃勃。这是早春即将来临之时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天的消息。
北宋郭熙的《早春图》
看着这幅画,如行游在山下山上、山前山后的风景之中。我们可以在这些景色中与天地相往来,这就是中国绘画,这就是中国山水。不是在我们眼前打开一个镜头,而是使我们的身体在这里穿梭往还,使我们的心在这里吐纳元气。这就是与西方绘画和摄影作品全然不同的中国绘画。
在这些生动苍润的描画之中,我们还感受到了笔和墨的美,这种美最能体现山水的形神。正是这种“戏墨”的方法最自由也最有效地把我们带入对“象”的体察之中。“象”既不是自然对象,亦非纯然意识里的心象,而是在自然对象与纯然意识之间的辽阔无际的间性世界。我们在这种“象”的体察中,走进了中国绘画的世界,走进了诗意栖居的世界。中国绘画让我们获得体象的诗意、生命的诗意。
在宋代,还有一类文人画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大诗人苏轼。苏轼第一个提出了“文人画”术语,以应对画院的专业画家。他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他在绘画的题写中多次题道:“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作为诗人,苏轼对绘画强调天机,强调诗心独创,但他并不贬低“艺”的重要性,极重视有道有艺,道艺结合。他写道:“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宋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黄庭坚诗言:“一丘一壑可曳尾。” “曳尾”指《庄子·秋水》中的那只乌龟在泥沼中自乐。一丘一壑,则是寄情山水。人在山水中自足自乐,表现出传统文人尤其是隐居文人的纯粹与高尚。一丘一壑虽有限,却以某种坚固的深度唤起恒远的积极思想,赋予人以自足自乐的充盈,以及“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无名之志。这直接构成了山水世界的无边容量与意涵。
宋韵的根蒂究竟在哪里?南宋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意无穷,或者说用有限的言抒发无穷之意,就是宋代诗画要达到的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与评论家所悉心追求的蕴涵。
(摘编自许江《沿着宋画,走入中国山水精神的深处》)
材料二:
山水体现了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水处于卑微的位置,却彰显了上善、至德和圣人的无为而治,水之“道”有益于心性涵养和政治治理。水为天下至柔至弱之物,却能击穿石头等坚硬之物,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南朝宋画家宗炳表示,“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以其形质之美更直接鲜明地呈现“道”,使仁者在静观山水之中因悟道而喜悦。这也印证了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按照朱熹的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事理像水一样变动不居,义理像山那样永恒不变。山水形成一种互补,将变化与恒常融为一体。通过在山水间游走、居住、体悟、静观,人们可参透天地之道、治世之道,成为智者或仁者,抑或兼容两者。
“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山水的自然本性充分体现了“道”和“至德”。水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山水最能彰显道的本性,是人悟道的直观对象。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人在山水里通过“回到源头”可取得新的兴发,汲取新的能量和活力,从而解除身心的对立,回到最好状态。
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山水赋德是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性。山水比德也是常见的传统用法,如《诗经·鲁颂·泮水》反复提到“思乐泮水”,在泮水中采菜,在泮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诗中还进一步由山水兴德,引申出君王要通过修明德性而兴邦安民。《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也以山比德,用南山北山各种草本植物起兴,赞颂具备诸种德性的贤人君子,称其“德音不已”。《诗经》的首篇《关雎》更是借助河流水鸟植物的比兴,歌咏“后妃之德”,“风天下而正夫妇”,使淑女配君子,而进贤思才。君子从起先的“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逐渐转变为以琴瑟钟鼓之礼相迎,心性从自然的情爱冲动转向礼仪贤德,使性情和德性获得涵养。山水天地间美好的景、物、人和生生不息的劳作,可激发人不断完善自身,走向道德人生。
(摘编自林志猛《中国山水文明与精神的超越性》)
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中国画家打破了观察事物的局限,运用“高远、深远、平远”三种眼光描画山水景物,将之化入胸襟。
B. 山水的谛视者超越瞬时感受的意念,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中,构成完整世界图景。
C.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体现了苏轼对道艺结合的重视,是对贬低“艺”的画院画家的回应。
D. 山水具有形质之美,两者可以形成一种互补,将永恒不变的义理与变动不居的事理融为一体,能够直接而鲜明地呈现“道”。
[解析]“是对贬低‘艺’的画院画家的回应”错误。苏轼提出“文人画”术语以应对画院的专业画家,强调文人画“取其意气所到”“适吾意而已”。引用“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是为了说明苏轼重视道艺结合,不能贬低“艺”,但不能说画院的画家贬低“艺”。
1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材料一列举了文人画家苏轼和黄庭坚的画论主张,二人强调山水画要表达自己的精神境界,都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B. 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组合逻辑,中国山水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两极“配对”,以此彰显道的本性,让人从直观的山水中悟得“道”。
C. 水虽处卑微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可见,水中有天道。
D. 材料二列举并分析了《诗经》中《泮水》《南山有台》《关雎》等三首诗,说明中国山水文明自古就有山水比德、山水兴德的特质。
[解析]“中国山水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两极‘配对’”错误,两极“配对”是中国山水文明的思维方式,非中国山水文明的最大特色。据材料二,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色有二:一是山水显道,二是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
18. 根据选项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C )
A. 《春夜宴桃李园图》:仇英用工笔描绘文人们“开琼宴”“坐花”“飞羽觞”的情景,生动精致。
B. 《蜀道难》:诗人将蜀道高峻之山、险恶之水纳于心中,形于笔端,表达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C. 《枯木怪石图》:枯木怪石无定形,利于放笔造形,以发泄胸中盘郁,以求英风劲气逼人。
D.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在对山水之景的描写中,寄寓了对现代文明及个人存在意义的思考。
[解析]材料一主要论述了宋代山水画表达的中国传统山水眼光和蕴含的中国人的山水精神,C项内容与之相合。A选项由《春夜宴桃李园图》这一画作的名称可知是人物画,不属于山水画;其次是工笔画,与写意画相对。因此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D两项内容虽与山水眼光及人文精神有一定关联,但均是对文学作品中山水的解读,并非对山水画的解读,和材料一话题不一致。
19. 两则材料同以山水为论述对象,但论述目的并不相同,试简要说明。
答:①材料一目的是阐述宋代山水画表达的中国传统山水眼光和蕴含的中国人的山水精神。②材料二目的是说明自然山水与人之“道”和“德”的内在关联,进而说明中国山水文明对于中国人精神的超越性。
20.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举行主题为“宋韵今辉,山水精神”的艺术特展,如果聘请你作为这次艺术特展的解说员,请你结合材料一列出解说要点。
答:①宋代画家用山水眼光观看真山真水,这是他们观察世界、理解自然的感性方式。②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心与物游,体现了宋画综合谛视的世界观。③宋代山水画的笔墨之美最能体现山水形神,使人们获得体象的诗意、生命的诗意。④宋代山水画的神韵在于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