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4 21:01: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490+18110字。

  文 言 实 词 专 项 训 练一
  编订 李健 审核 李龙美 202503
  1.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伐,文中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的“伐”的意思完全不同。
  B.弑,本意是指子杀父、臣杀君,在古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文中指厉公被臣子诛杀。
  C.惧,文中是警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意思不同。
  D.按剑,指用手抚剑,是准备击剑之势,与《鸿门宴》“按剑而跽”的“按剑”意思一样
  2.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考试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古代的纪时方式,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意思相同。B.止,指停止,与《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止”用法不同。
  C.趣,指立即、立刻,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词义不同。
  D.几,指几乎,差一点,与《登泰山记》“几不可登”中的“几”词义相同。
  3.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考试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携,指离心、背离,与《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中的“携”意思不同。
  B.诸,相当于第三人称“之”,与《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用法相同。
  C.形,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
  D.振,同“赈”,赈救、救济,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意思不同。
  4.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三模考试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意为亲附,与“与赢而不助五国”的“与”意思相同。
  B.“负”,意为依仗,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负”意思不同。
  C.“区区”,意为小、少,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同。
  D.“见”,表示第一人称“我”,与“信而见疑”的“见”用法不同。
  5.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笈负书”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
  B.《春秋公羊》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左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C.“帝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省”字含义相同。
  D.二千石,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十斗为一石)称之。
  6.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二模考试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安,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现在所说的“社会治安”的“治
  ……
  文 言 实 词 专 项 训 练 二
  编订 李健 审核 李龙美 202503
  47. (江苏南通•一模)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意为踩踏,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履”的词义不同。
  B.会,指适逢。与《庖丁解牛》中“乃中《经首》之会”中“会”词义不同。
  C.撰,指才华。与《四子侍坐》中“异乎三子者之撰”中“撰”的词义相同
  D.期,指约定,与《归去来兮辞》中“帝乡不可期”中的“期”词义不相同。
  48.(高三上•江苏淮安•期末)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指不久,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意思不同。
  B.具,指用具,与《鸿门宴》中“具告沛公”的“具”意思相同。
  C.去,指离开,与《苏武传》中“与武决去”的“去”意思相同。
  D.越,指经过,与《登泰山记》中“越长城之限”的“越”意思不同。
  49.(江苏南京三模)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于鲁也传之”与“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卒”字含义相同。
  B.明年,文中是第二年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今年的下一年,二者的意思不同。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与“顾野有麦场”(《狼》)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D.“恐已暮矣”与“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两句中的“恐”字含义相同。
  50.(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惟,下对上陈述时表敬之辞,与《孔雀东南飞》“伏惟启阿母”中的“伏惟”意同。
  B.“今臣亡国贱俘”的“亡”与《苏武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的“亡”意同。
  C.结草,出自《左传》,后与“衔环”合二为一,指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D.自弱,即“使自弱”,与现代汉语中的“自强”“自立”“自娱自乐”的语法现象相同。
  51.(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一模考前押题卷)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陆游、王安石。
  B.卒,表示“死亡”的意思。《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