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16 22:33:4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46 总计:4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670字。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95%的大洋是黑暗无光、压力巨大、地形复杂的深海。探索深海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进入20世纪,人类才慢慢揭开深海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
  首先为人类进入深海提供“入场券”的是深潜技术。1930年两位美国科学家乘坐最早的空心深潜球在百幕大成功潜到水下183米。1960年,瑞士“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承载两人深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10916米处。此后逐步出现能够在水下移动、采样,具有探测功能的深潜器。目前只有中国和美、法、俄、日等少数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下潜深度覆盖了大洋纵深万余米的“全海深”。
  在深海海底钻探地壳,涉及深海探索难度最高的技术。1968年开始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证实了海底扩张等理论。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和主持的南海大洋钻探,使南海成为大洋钻探研究程度最高的边缘海。
  人类还追求进入海洋内部,进行原位的长期连续观测。海底观测网是21世纪的新事物。2009年加拿大建成“海王星”网,2015年日本建成缆线长5700千米的海沟海底地震海啸观测网,2016年美国的海底观测网投入使用。我国也正在东海和南海建造海底科。
  “深潜”“深钻”“深网”合称“三深”,构成当前进入深海内部进行科学探索的主力。人们曾经以为,深海是没有运动、没有生命的死寂世界。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深海不但充盈着水流和生命活动,而且充满了想象不到的奥秘。
  深海热液是20世纪海洋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美国的载人深潜器“阿尔文”号1979年在东太平洋发现2米高的“黑烟囱”向上喷出滚滚浓烟,这是渗入地壳的海水与上升的岩浆接触后,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即深海热液。之后东太平洋发现的热液生物群。颠覆了人们过去对生命必须依靠太阳才能生存的基本认识,深海海底存在依靠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在还原环境制造有机物的第二生物圈。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把地球看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完整系统,从深海探索地球内部将会成为科学界的热点。
  发展深海科技绝不能带着“淘金”的狂热竭泽而渔、“挖空”深海。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保护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另辟蹊径。地下深处岩石孔隙里的微生物构成的地球最底层“深部生物群”,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水深火热”条件下的它们“寿命”可以万年计算,还具有适应高温高压、在还原缺氧环境下繁盛等“特殊功能”。提供这些特殊功能的基因是无价之宝,可能给人类带来全新福祉。
  (摘编自汪品先《深海探索:更好认识海洋》)
  材料二:
  这里是凡尔纳笔下“鹦鹉螺号”未曾抵达的终极深渊——曾被视为“生命禁区”的马里亚纳海沟。近日,中国科学家团队依托国产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首次向世界呈现这座海底万米深渊的系统生态图景:获取的7564个物种水平的代表性基因组数据构建起“黑暗绿洲”,其中89.4%为新发现物种,多样性规模与全球已知海洋微生物总多样性体量相当;基因组大小达人类4倍的深渊钩虾编织起能量枢纽,特异性基因能应对高压、低温、黑暗及食物匮乏环境,代谢通路的优化则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深海鱼类用可追溯至白垩纪的演化智慧突破生存禁区,通过多不饱和脂肪酸积累实现了细胞膜重塑,打破了深海鱼依赖与腌菜防腐机制类似的氧化三甲胺抗压的传统理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海神秘莫测,由于地理、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人类对深海世界的探索至今还存在诸多未知领域。
  B.载人深潜器是深海探索的重要工具,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拥有,中国已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C.“深钻”是难度最高的深海探索技术,有助于地理研究和资源开发,必然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D.“深网”技术出现较晚,人类利用它在海洋内部进行原位长期连续观测,可借此预测自然灾害。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奋斗者”号的研制成功为深渊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深渊采样的效能提升。
  B.深渊生物基因组数据的采集,颠覆了国际学界一直以来对深海探索的错误认知。
  C.从海底深渊到海面,随着海水压强的巨大变化,生物样本的研究难度也逐步递增。
  D.中国深海探索的研究成果,标志着人类对深海生命基因系统性研究的再次突破。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与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虽使用不少专业术语,但整体表述简洁通俗而不失生动形象,可读性较强。
  B.材料二按照逻辑顺序展开,主要报道了中国科学团队探索深渊生命的曲折过程。
  C.材料二马里亚纳海沟生命密码的破译,可以佐证材料一关于深海生态系统的观点。
  D.两则材料都列举了具体的数据,表述清晰准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我国在深海探索发展中贡献的“中国智慧”的认识。(4分)
  5.两则材料都围绕深海探索进行了介绍,但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什么?(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边城翠翠
  谭仲池
  从边城归来,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的眼前仍晃动着那根光泽锃亮的铜缆。它穿过船体上的铁环,横跨江面固定在岸边坚实的墩座上。我们上船后,一个苗族青年手持带有凹槽的短木棒,在铜缆上一卡一拉,船就顺着铜缆驶向对岸。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