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30
- 资源简介:
约4660字。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课题 《春江花月夜将进酒》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表情述志的方法,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情景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 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难点 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与唐代诗人张若虚有约,请大家带上美好的心情,静心聆听。
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似幻,幽美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凡脱俗,宁静清新;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浸润人间,荡涤世俗尘杂;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打动,千年不息,一直等待着我们的寻觅。这就是《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去共同感受这份优雅、享受这片宁静吧。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在富有情趣的语言中进入情境。
创设情境,铺设情感场,在诗意氛围中走进本词。
一、文化常识
作者
张若虚,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写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