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练习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txt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13 21: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成语复习成语复习
 
一、复习指导
  (一)高考题例分析:
①2000年全国高考题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分析: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形容人多,把成语的适用对象搞错了。C项“洗心”指清除邪恶的心思,“革面”指改变旧的面目。“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改悔,指人的改过自新,而“本刊”既非人,也与“悔改”无关,显然不恰当。D项“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暴露恰到好处。

本题所考的几个成语,都是很常见的,其中“汗牛充栋”在中学课本中至少出现过两次。因此,此题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考查的是常见的但是常被用错或用得不恰当的成语,平时复习不要将精力放在冷僻的成语上。)

②2001年全国高考题
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本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A项中用“安步当车”与所描述的抗洪抢险的紧急情境不协调,违背了原意。C项的“车水马龙”常用来形容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这跟购买物品没有任何联系。D项的“蓬荜生辉”是谦辞,这里误用出自他人之口,有贬低别人居室的嫌疑。“居室”和“蓬荜”意义重复累赘,需删去其中一个。)

  ③02年春季高考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B 
A.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醒了。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振聋发聩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鸿篇巨制鸿、巨,大。谓篇幅很大的著作  差强人意还算能振奋心意。比喻大致令人满意  
趋之若鹜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二)关于考点、题型
考点: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从1992年至2001年每年均有一道题。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这道考题的特点在于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题型:高考中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查,已确定了固定的题型。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选择辨析两种题型。1994、1996、1998三年采用选择填空题型考查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而1999、2000、2001三年均采用选择辨析题型。由于辨析近义词和辨析成语在方法和技巧上有许多共同点,前者既已采用了较固定的选择填空形式,那么,变换另一种形式考查成语运用显得更合理。因此,2002年高考的成语运用题很可能还沿用选择辨析题型。

  
(三)关于复习:
1、读记成语意义。理解成语的意义,要把握好它的整体性特点,弄清成语语素的多义性;了解感情色彩;把握成语运用的对象、范围的适应性以及超常运用的特殊性。防止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望文生义(这里正是出题的地方)。

  2、、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高考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以词语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即提供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因此,辨析成语使用,除了对成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在辨析中要做到“三审视”。

  审视句意对句中成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审视成语使用的适应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3、具体地说:读记《课外成语集锦》,认真完成《金榜》上和老师发的相关练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