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90字。
【教学案】寒暄与攀谈——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课题】寒暄与攀谈——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礼貌用语内容包括称呼语、招呼语和致谢语,并且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体会使用礼貌用语带来的乐趣,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有个性地表达与交流。
【学习策略】
1.采用情境学习法;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共同体验。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台套
【学习过程】
一、教者导出课题,让学生认定本课学习的目的。
1、从前,有个农夫,听人说“令尊”二字,心中不解,就去请教邻村的一位秀才。“请问相公,这‘令尊’二字是什么意思?”秀才心想这庄稼汉连令尊是对人父亲的尊称都不懂,真傻,于是便戏弄农夫说:“这令尊二字,是称呼人家的儿子。”农夫信以为真,就问秀才:“相公家里有几个令尊呢?”秀才气得脸色发白,却又不好发作,只好说:“我家中没有令尊。”农夫见他那副样子,以为当真是因为没有儿子而心里难过,就诚恳地安慰他说:“相公没有令尊,千万不要伤心,我家里有四个儿子,你看中哪一个,我就送给你做令尊吧!”秀才听了,气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这个笑话讽刺了待人不诚的秀才,也说明了,如果误用尊称,就会闹笑话。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人际关系的称谓方面十分讲究。一般来说,称呼对方及与对方有关的人物、地方、年岁等要用敬(尊)称,表示尊重;称呼自己及与自己有关的人物、地方、年龄等要用谦称,表示谦卑。这样做使对方感到愉快,在下对上说话时更显得得体。
《北京晚报》登过这样一则笑话:甲:你家父今年几岁?乙:我令尊今年六十有二。虽是妙龄,但近来玉体欠安。甲:那好,有工夫一定到你寒舍看望。乙:欢迎你去,我们府上宾至如归。
请大家指出这段对话中的毛病,并适当修改一下,好吗?
2、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谦谦方为君子,求助于人,表达谢意,也有颇多讲究的。
请人评论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指点用“赐教”。求人解答用“请问”。一个“请”字值千金,“请”字应该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而对于别人给以的帮助、理解、支持、关注或倾听,更要表示感谢。“谢谢”不仅说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幸亏有您的帮助!”“非常感谢!“真不知怎样感谢您才好!” “给您添麻烦了!”真真是“好言一句三春暖”啊!
二、请同学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称呼语、招呼语和致谢语是我们应该熟知的呢?我们在使用恰当的称呼语、招呼语及致谢语时,应注意到什么呢?
1、交谈时,用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容易使对方接受,不引起反感。如一般把“胖”说成“富态”、“丰满”,把“瘦”说成“苗条”、“清减”等。
2、对于别人的要求或请求如不能接受时,可说:“抱歉!我可能去不了。”“能不能让我再考虑一下。”“我可不可以过几天我再答复您。”以请求的方式表达拒绝是极高的境界。
三、知识引领,激发学习兴趣
1、下列几句话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994全国高考语文题)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知道您设计的产品获得优质奖,您家父已经把这消息告诉了我。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1)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