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70字。
想念地坛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高华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
二.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价值取向,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等诸多因素。阅读时通过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对文章主旨、篇章结构、表意层次、写作技巧以及文章中的重要语句、表现形式等等方面作出把握,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初步的鉴赏和评价。
【学情分析】
当前社会浮躁现象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一个明显的表现就在对娱乐圈里明星的崇拜。追星,从而导致学生内心的浮躁。《想念地坛》可以给他们以启示,要生活得充实,就要“心静”。因此,教案得设计的立足点就建筑在教材实际与学生目前学习的需要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通过勾画重点词句,分析理解本文当中“安静”的内涵
2、过程方法:结合文本和生活,解读“写作的零度”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
四.教学重点:
理解“安静”不是自然界的安静,而是心里的安静
五.教学难点:
理解“写作的零度”的内涵。
六.教学准备(布置学生理解下列诗句的内涵)
1.诗歌陶渊明《饮酒》(其二)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回忆之前学习过的《我与地坛》及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思想。
七.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并齐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请两位同学说说这几句诗的内涵。
——要心静
(二)作者及作品回顾。(课件展示)
(三)审题“想念地坛”作者为什么会想念地坛?
引导学生分析:
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一般我们想念一个地方有几种情况:那里有我的亲人爱人;在那里发生了令自己难忘的事情;那地方是自己成长并给了自己巨大的收获的地方;那是我人生转折的地方等。
那么,史铁生为什么想念地坛。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勾画每部分的重点句,依次概括出作者的意思。
——第一段也就是第一句话“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这句话也就回答了我们审题时的疑问。想念地坛的原因是它的安静。
(三)那到底怎样的“安静”会让作者如此想念。
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画出重点句子,理解地坛安静的特点: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绝。”
“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根据文本理解这些文句的内涵:
①“安静”是什么意思?(请同学用“安静”造句——这间教室真安静)
“安静”即无声,没有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