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神话》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京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3 14:46: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16320字。西西弗神话
一、教学要求
1. 分析《西西弗神话》在加缪整个哲理体系中的特殊意义,它是加缪荒诞哲理集中浓缩的体现,是最有权威的代表作。
2. 分析《西西弗神话》的故事内涵和西西弗的人物形象。
二、学习要点
1. 为什么说西西弗是荒诞英雄。
2. 为什么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
3. 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作者生平
阿尔贝•加缪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镇。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他与做工的母亲在贫民区渡过了困苦的青少年时代。1930年加缪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学业无法继续。后来他到阿尔及利亚大学攻读哲学。1936年加缪以一篇题为《由普洛太诺斯与圣奥古斯丁的哲学著作中观察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的关系》的论文获得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缪积极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创办了著名的地下报纸《战斗报》。1947年,他因政治观点的分歧而退出了《战斗报》。1957年,加缪以“阐释了我们这一代人类良心的难题”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会上,加缪说:“……作家的功能不是放弃热忱的责任,因而一个作者不能替那些创造历史的现代人服务,而必须替那些隶属于历史的人服务”。1960后1月,加缪乘车去巴黎,因车祸而死亡,终年四十七岁。
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
加缪的创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其中有一些直接作为书名如反与正,流放和王国等,荒诞和理性,生与死,堕落和拯救,阳光和阴影,有罪和无辜这些二元对立的主题经常成对出现,而且互不取消,甚至有相反相成的意思,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和魅力之所在,加缪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随笔中也许不过是一种修辞,但这种修辞代表的思维方式却贯穿了加缪几乎全部的创作,成为他的重要特色。
四、作者作品
加缪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1942年)、 《鼠疫》(1947年)、《堕落》(1956年),《放逐与王囚》(1957年);戏剧:《误会》(1944年)、《卡里左拉》(1945年)、《围城》(1948年)、《正义者》(1949年);哲学:《薛西弗斯的神话》(1942年)、《反叛者》(1951年)。同萨特一样,加缪的文学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的哲学观点。如《局外人》、《鼠疫》等都体现了他关于荒谬、反叛的哲学观点。
《局外人》是加谬荒诞三步曲之一,与他的哲学随笔《西绪佛的神话》成同构关系。最早指出用后者解释前者的是萨特。小说透出的是现实世界的荒诞。存在主义宣扬虚无的观念,莫尔索对事业、友谊、爱情都采取了虚无的态度。他本可以到巴黎工作,但他认为这没什么,在他眼中,巴黎,有房子,脏的。对于莱蒙的友谊,他觉得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的爱情,他觉得“或许不爱吧”,但又同意与她结婚。总之,一切都陷入可有可无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产生的原因,就是她认为这一切根本虚妄不实,毫无意义。一切都是虚无。小说的结尾,莫尔索宣布自己从前是幸福的,现在依然幸福,因为他“对自己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对这一切都有把握。”他抓住这个真理,抓住了它就意味着得到了幸福。他就像那个推动大石的西绪佛,意识到了自己的苦难和世界的荒诞,他干地兴高采烈。人生就这样,世界就这样,这是了悟后的幸福。他获得了真实地存在,所以他宣布他是幸福的。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像莫尔索这样真实的,看到了世界和人生本质的人,竟然被称之为“局外人”,人们把真实推到了生存之外,得意洋洋地生活在虚假之中,这不也是荒诞的表现吗?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只有用“局外人”的眼光,方能看到人生的本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加谬就是那个“局外人”。
《鼠疫》阐释了一种“围城”现象。按作者的说法,封城后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流放感,而这种流放感正是人们生存境遇的真实境况。人是被流放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感受着永无休止的焦虑、莫名其妙的企盼、令人窒息的荒诞和渴望回归的期待等痛苦。里厄医生和他的医疗救护队,他们的生存的理由是抗争命运,默默无闻地用高尚、人道来反抗或许是不可改变的命运。单从《鼠疫》看,加谬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小说中的家庭、友谊、爱情等都为荒诞的现实涂上一层鲜亮的色调。里厄还是常态的人,是社会中少有的清醒者,他远非《局外人》里的莫尔索,像他那样对社会、对他人,完全地置身事外,只是追求一种真实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里厄是莫尔索身上向现实妥协的一部分。小说的结尾很好,把“鼠疫”理解为法西斯主义,认为它时刻存活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我觉得这样理解未免过于狭窄。鼠疫的象征范围应该是广泛的,它或许是人性中恶的成分,这种“恶”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在和平时期,它则潜藏在社会中人的各个心理暗角。
五、创作背景
从加缪在30岁前的人生经历来看,是极为坎坷的,对人生苦难、命运艰辛的体验是深刻的,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思维重点始终脱离不了对人类命运的探索。而且他没有经历过学院研究、师承学问的过程,在自身哲学观念的生成上具有独立性和天然性。再次,我们可以看到加缪和萨特一样,具有强烈的关心时世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普通的皓首穷经的学究不能比拟的。
20世纪30—4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人文主义的秩序在建立的同时,因为本身的病根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二战的爆发使全世界的人直接面对着死亡的恐惧,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未知世界的迷惘,将人类生存的意义现实地摆到了每一个有道德良知的哲学家、作家面前。正是这样,许多哲学家、作家开始从抽象逻辑和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