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字。
通讯:讲述新闻的故事
高二语文备课组
【课标要求】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通讯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 认识什么是通讯,了解通讯作品的社会功能,学会阅读通讯作品。
2、 掌握通讯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3、 学习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通讯的写作。
【教学重点】掌握通讯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学习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通讯的写作。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P29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和P46的《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这两则电子新闻,说说它们在写法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答:
二、课内阅读、归纳
(一)阅读P35《彭德怀印象》回答问题。
A、人物通讯一般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彭德怀的个性的。
B、典型的细节描写远胜于概念化的叙述,它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丰满。文章中有关“大鼻子”的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二)结合《彭德怀印象》,阅读课本P33—P43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概括通讯的定义。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2、概括通讯的显著特征。
(①新闻性 ② 文学性 ③ 评论性)
(三)阅读P41《世界选择北京》,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说说该文选择了哪些材料,又是如何将它们串连起来的?
2、将该文改写成一则消息。要求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各项内容齐全,不超过300字。
(四)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分析通讯的结构,填写下表。
纵式结构
横式结构
层层递进式
结构
三、探讨展示:
阅读下列通讯,思考并回答问题。
(一)
鏖战最前线
①冰灾最严重的地方几乎都是高高的山梁,雪冻山川,满山的松针上都凝满了树挂,这是南方人难得一见的奇观。但此时凝冻的冰雪也覆上了电力线路。按照承受覆冰3厘米厚度设计的线路,现已经承受着近10倍的压力。倒杆、断线、倾塔,山上的电力设施一片狼藉。
②在抗冰抢险一线,近凌晨两点,公司抗冰抢险主要负责人手机上还收到总经理姜洪东的两条短信:“明天雾大,注意行车安全。” “近期电网恢复任务艰巨,要靠前主动协调,关心、关注工作动态、员工思想、生活情况。创造一切条件全力做好生产、生活、后勤保障。”此时正是公司电网抗冰抢险任务最艰巨的日子。而此刻总经理姜洪东的脑子里还在思考抢修工作的整体部署,安全是重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