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名言名句检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6/20 15: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默写名言名句检测
  
  一  填空:
1 陈今大学毕业分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厅税务总局,他的同乡李高非常羡慕热烈祝贺:“很好!很好!我李某人也有了个当大官的老乡了!”陈今却不无感慨地说:“唉!高处不胜寒哪!”
“高处不胜寒”句所在的词的下阕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岳飞《满江红》上阕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 明代文学家杨慎针对唐朝杜牧的一首诗评点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皆在其中矣。”对杨慎的意见,清朝文学家何文焕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景比比也,诗意广之,非专指一处也。”
他们讨论的这首诗的诗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 中国古代儒家鼻祖著作《论语》因为是语录体,章节内没有统一的中心,所以各章节都以该章节的头几个字作为章节的标题,比如《论语》的第一章,标题为《学而》。这一章的头三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 跟“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出下金钩?”的意思十分相近的一句俗语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 汉语言的古今语法差异较大,例如“天气”,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有关气象的状况,譬如阴晴雨雪风雷等,但在唐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天气”却是一个词组,指天空的气象景象。

7 李白的《蜀道难》以不可抑制的汪洋浩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劈章抒情,奠定了全诗的雄放基调。

8 宋朝也有一个诗人姓李,叫李清照。她有一首语言创意旷古绝今的“词”,叫“声声慢”,开篇就是一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它们把诗人激动悲怆之怀,寂寞愁苦之情,孤凄清冷之感一起表达出来,在读者心头笼罩起一蓬厚厚的悲戚之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