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一中联合四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730字。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择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A.讣告(fǜ) 悄然(qiǎo) 没齿难忘(mò) 叱咤风云(chà)
B.悭吝(qiān) 蹊跷(qī) 相机行事(xiàng)济济一堂(jì)
C.猝然(cù ) 高亢(kàng) 不容置喙(huì) 抨击时弊(pēng)
D.贻误(yí) 要挟(xiá) 栉风沐雨(zhì) 良莠不齐(yǒu)
2.下列词语字形有错的一项
A.泯灭 泄露 闲情逸致 言简意赅
B.厄运 密诀 改弦更张 源远流长
C.驰名 缔造 记忆犹新 鸿篇巨制
D.释怀 闲暇 星罗棋布 法网恢恢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暑期中小学生放假,用书量增加,书商抓住时机展开促销活动。夜市书摊前购书的家长和孩子来来往往,不绝如缕。
B.前面几位的发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我谈谈个人感受。
C.第五届北京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在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众多国内企业纷纷展出了自己在环保车型研发方面的新成果,出现了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局面。
D.政府网站只要有相关的经营许可证,利用其网络资源刊发商业广告,尤其是介绍当地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情况及其产品,是无可厚非的。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舍先生在作品中偶尔也说一些灰心的话,混杂在诙谐的语句中。别人笑的时候,他却笑不出来,因为他识尽了人生的悲凉。重读老舍,我被这种沉重所缠绕,总是难以 。
②从国际奥委会到奥运会的各大赞助商,各方都对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 厚望,期望北京奥运会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为这一历史悠久的体育盛会注入新的生机。
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助理扎洛说,包括西藏在内的各藏区 不是一个单纯的藏族聚居区,从经济生活形态上来讲,藏民与其他各民族是互补的。
A.释怀 寄予 从来 B.释怀 寄寓 历来
C.忘怀 寄予 历来 D.忘怀 寄寓 从来
5.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纹/饰
①“纹”和“饰”通常被当作一个词,即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但“纹”与“饰”还是有区别的:“纹”者“文”也,“文”既可以表示“纹理”,更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意义;而“饰”有“巾”形,趋于“装饰”一义,其工艺内涵不言而喻。
②“纹”与“文”因何相通一般的解释是“文”源于“纹”——鸟兽之纹启发了古人的造字思维,仓颉等人因而模仿足迹和毛羽,用交错的线条组织成形形色色的文字。尽管“纹”中有“文”,青铜器上的“纹”与“饰”却无法截然分开,因为青铜艺术讲究的就是“以纹为饰”。青铜器上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纹饰,而其中又以动物纹为主体。根据出土情况来看,早期青铜器上几何纹很少担任主角,在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大行其道的时代,几何纹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等到动物纹从青铜器上淡出,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如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