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约6090字。
《名家小传三则》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风貌。
2、了解小传的特点。
课文分析
(一)《韬奋自述》:
1、作者介绍了哪些方面的情况?
第一段:开篇直述写这篇小传的原因。
第二段:表明自己写传的态度。
第三段:介绍自己工作生活的简要经历。
第四段:介绍家庭情况和自己的性格特点。
2、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段说自己还是个孩子,能感觉到作者的一种自嘲,一种看待自己的机智。“目前被推任本店经理,也是出乎意料”,袒露不慕功名的平常心态。最后一段写到自己性急,牛性发作时容易得罪人,体现他不屈的气节。
(二)《著者略历》
1、这则小传介绍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成果。
2、可以看出老舍是一个忠厚善良,幽默不功利的人。
3、语言特点:朴实而且富有幽默感。“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三)《贾平凹小传》
1、这篇小传介绍了哪些内容?
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名字;第二段介绍了家庭境况;第三段介绍家乡的情况和自己的志趣;最后一段介绍了经历和著作情况。
2、体现出作者坦率、谦逊的思想品格。
3、语言特点:朴实、深沉,具有醇厚的风俗气息。“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
质 疑:
1、作者贾平凹在第五课页下已经有注释,所以这里就省去了,而老舍在以前和本课都没有做注释,十分不妥。
2、课后题三给词语注音、释义应明确重点字音及解词。
3、三则小传都是作者的自传,容易误解小传只能写自己,实际写自己写他人都可以。
教学设计:
1、从文章语言入手,做比较阅读分析,体会作品语言风格及人物思品,比如,这三篇文的共同特点都是言志,表现作者的“潇洒机智幽默”,区别在于《韬奋自述》带有隐讳,如“性急,牛性发时容易得罪人”隐1936年曾因进行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著者略历》中“不求甚解”“往往吃亏,亦不后悔”“甘于寒贱”等表现作者温厚幽默;《贾平凹小传》中“祖孙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等体现醇厚的风俗气息。
2、作文课:写自己的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