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无价》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20字。
《孝心无价》课堂实录
武汉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部 庹莉
一、 教学目标
1、在阅读品析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自身反省自己的“孝行”。
2、了解议论性散文的形象化议论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的手法。
二、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情感,理性对待“事业”与“孝心”的的抉择问题。
2、难点:对“孝心的等值”的体会。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导语
“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一个孩子的孝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讲的是李密辞官反哺尽孝的故事;还有东海孝妇的故事,窦娥屈打成招孝婆婆的故事等等。在今天,这样的孝行依然感天动地,且身边不乏这样的故事。同学们,你能举出这样的几个例子吗?
生1: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学,边求学边打工,还要养活重病的父亲。
生2:2006年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黄来女,背着身患重病的父亲上大学,困境中,孝女支撑了一片天。
生3:56岁的恩施汉子陈立强,独身侍母30年,他攀悬崖,尝百草,冒死自试药方,将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有有一颗细腻的心,能感受到身边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大家那闪闪发光的爱心。
(二) 学习课文
1.诵读课文,作者对某些青年只顾求学而不考虑父母艰辛的做法持批评态度,你怎么看待?
生1:我认为求学也很重要,只有有了文化,才能拯救这个贫困的家庭。
生2:我同意,学业不能中断,一旦中断很难再有机会,大学梦怕是难缘了。
生3:“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爱谁”,我认为作者比较偏激,家里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在中国非常普遍,我们家也属于这种情况,但是我很爱我的妈妈,我并不认为这是自私。
生4:(激动地)你愿意你母亲为你献血吗?你母亲重病在床你也舍得离开吗?
生3:(小声地)那也不至于。
生5:我同意作者的观点,那绝对是一个“自私的孩了”,父母养育了我们,已经供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还要“啃老”,为取得更高的学历逼母卖血,太不仁义了。有条件就读,没有条件就应挑起家庭的大梁。
生6:香港首富李嘉诚不就是白手起家,靠自己创业的吗?他也没有上过大学,也是打工仔。他取得的成就不是靠父母得来的,是他自己拼搏出来的。
生7:不顾父母死活,不知心疼父母的的孩了,就是个自私和孩子,不管他有什么理由!
老师总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对作者批评某些青年缺乏亲情,缺乏孝心的做法,不管赞同还是不赞同,但有一个观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父母行孝,每一个孩子都有义务、责任。
2、齐读3、4节,思考:3、4两段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总样的现实?
明确:“尽孝”的愿望常常与现实的严酷产生了矛盾,当你有一天能够“尽孝”的时候,可能你的父母已无法享受你的“孝心”了。
生1: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
师:让我们来把第4节改动一下,改得通俗一些,更贴近生活一些。仿照原文的句式,“可惜人们忘了,忘了……,忘了……”如:可惜人们忘了,忘了自己长大了,父母衰老了……
生2:可惜人们忘了,忘了自己的宏愿实现了,父母却已西去。
生3:只记着理所当然的索取,忘了也可以从小尽孝。
生4:忘了父母也有倒下去的时候,忘了想尽孝却有无处表达的时候。
师:大家谈得非常好,这就叫“子欲养而亲不在”啊,这种苦痛,年轻人怕是从来没有想过吧。
3、齐读第7节,思考:“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如何理解“无法懂得”,“永无弥补”。
师:“无法懂得”是指不能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意。让我们用一组排比句来诠释,如: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是无法懂得,每天出门父母老不变地一声“小心”,令我厌烦;每次吃饭,妈妈逼着吃青菜,令我厌烦;分明不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