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课后题组精练(14章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5 19:54: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7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  14章15份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10章 扩展语段、压缩语段.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11章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12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13章 语言表达准确、 鲜明、生动.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14章 图文转换.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1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2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专题 散文阅读.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2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专题 小说阅读.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3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4章 文言文阅读.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5章 古代诗歌鉴赏.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6章 名句名篇默写.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7章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8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词).doc
2012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新课标)课后题组精练:第9章 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第一节
  1.(2011年海南省三亚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嫦娥启程奔月
  嫦娥一号由结构、热控、供配电、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数据管理、测控和数据传输、定向天线以及有效载荷等九个分系统组成。其中有效载荷搭载8种共24台月球探测仪器,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任务,其他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的保障系统。
  与一般的人造地球卫星只需同时进行两体定向不同,嫦娥一号的探测目标是月球,所以不仅要保证其所携带的科学仪器对准月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对准太阳,同时还应将它的定向天线对准地球,从而使嫦娥一号在环绕月球的过程中,在限定时间内把自身工作状态的信息和科学仪器的探测数据及时发回地球。由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空间位置随时都在改变,而且比较复杂,三体定向技术上的难度很大。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采取三轴稳定的姿态控制方式,以满足遥感探测的需求。
  经过研究发现,月球在短波谱段辐射比较均匀,这表明如果观测月球的紫外谱段,月面明暗反差状况会有所改善,也就是说能够“看”清楚月面大部分的地形地貌。因此,嫦娥一号采用紫外敏感器作为眼睛盯着月球,一旦发现嫦娥一号的正面不对着月球,就会随时作出调整。
  当嫦娥一号绕月正常飞行时,其太阳能电池翼吸收阳光。当嫦娥一号飞行至地球的背阴面时,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其热控制分系统能够根据之前收集的热量进行适当调整。当卫星进入月食环境后,真正考验热控制分系统的时刻到了。由于须经历长达5小时的寒冷环境,科研人员在热控制分系统中采用了导热管技术,这种特殊导热管可以把发热量大的仪器的热量传导到不发热的仪器上,使冷热面的温度得以均匀化。当用蓄电池给嫦娥一号提供能源时,其产生的多余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管散布到卫星的各个面,这就使蓄电池的第1节
  1.(2011年宁夏银川一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带伤的美丽
  梁 衡
  如果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40年后,当我重回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
  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红柳是当地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而且这“海”确实很大,历史上最大时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鲤鱼。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
  那时,市场上物质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就如吃米饭一样平常。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会倒。那时,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
  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7月的阳光一片灿烂,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为了能更有效地翻动历史的篇章,主人还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籽,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我顿觉心情沉重。坐在我对面的原乌梁素海渔场的工会主席说:“40年前打鱼,是用麻绳结的大眼网。三斤以下的都不要,开第1节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寅恪的倔脾气 
  晏建怀
  20世纪20年代,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的陈寅恪,曾在课堂上说自己上课有“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的学问到底有多深?两个事例可以用来证明:一是据北大教授季羡林说, 陈寅恪留学德国时,写了许多学习笔记,现存六十四本,单是涉及古文字或外文的就有二十二类之多。二是抗日战争爆发,因为参考书被焚毁于战火,陈寅恪就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其中《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引用的典籍就有千余部。这两个事例中的第一则说明他治学之勤奋;第二则说明他钻研之深广,达到了纵横古今、贯通中外的程度。陈寅恪上课,课堂常常爆满,除了本校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外校的学生,甚至吴宓、冯友兰、朱自清这些著名学者和北大的德国教授钢和泰这样的汉学家也经常来旁听。所以,郑天挺称陈寅恪是“教授中的教授”,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声名远播、人人景仰的博学鸿儒,却有十分倔犟的脾气。
  1949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直捣黄龙、国民党节节败退的当口儿,陈寅恪的去留问题,始终让各方密切关注。作为国民党“抢救学人计划”的力倡者,时任教育部部长的杭立武深深懂得陈寅恪的价值,一直密切关注着陈寅恪的动向。他曾多次派人向陈寅恪表达请他去台湾的意愿,都被陈寅恪拒绝。后又退而求其次,他力劝陈寅恪先到香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