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开花的树》教案
- 资源简介:
约9470字。
《一棵开花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席慕容诗歌的风格特点;
2.《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教学难点和重点:本诗的朦胧意境。
教学时数:安排两节课。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朗读,再讲析。 (導入…….)
(一):作者介紹
席慕容(1943—),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1943年生于原四川重庆。出身高贵,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随父军旅,1949年跟父母到台湾。她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纸风行,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引起文坛震动,造成“席慕蓉旋风”。后席慕蓉作品传入大陆,亦大受欢迎,“席慕蓉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1981)、《无怨的青春》(1982)、《时光九篇》(1987),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画作浸润着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的诗文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这样的艺术和生活经历使席慕蓉的诗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空灵奇幻,让人回味无穷。这首《一棵开花的树》就有这样的特点。
二.赏析
1.少女怀春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蹦跳而出,鲜明动人。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分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分”的举动。“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凄凉之状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倒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