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8 19:12: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长恨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2,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3,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二、教学重点
  1,品味《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
  2,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三、教学难点
  1,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  点拨讨论法
  课时设计:一教时
  四、文本教学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有一则神话传说哀婉动人,有一首叙事长诗回肠荡气,这就是著名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今天我们就来鉴赏这首荡气回肠的诗歌。
  (二)、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白居易及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长恨歌》创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2、学生仔细探究诗题。
  学生思考:面对诗题,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多媒体展示:
  1、诗题是什么意思?
  2、诗题暗含哪些信息?
  3、诗题激发我们思考哪些问题?
  谁长恨?
  长恨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长恨”?
  作者写这种“长恨”目的何在?
  4、你推测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3、学生对照注解自读一遍全诗。
  4、学生集体诵读一遍全诗。
  5、教师引导学生正音(多媒体展示)
  学生注意以下字音:
  回眸móu    粉黛dài    骊宫lí   萦纡y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