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30题,约4050字。 - 郎溪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必修2第一单元试题)
 命题人:孙国平 审题人:操明捌 葛明安
 第一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 .石器锄耕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牛耕
 2、观察下图中的犁耕方式,它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3、据《耒耜经》记载,右图所示农具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它最早出现于
 A.秦汉时期关中地区
 B.隋唐时期江东地区
 C.东汉时期珠江流域
 D.唐朝时期淮北地区
 4、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
 5、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 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 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7、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的盛行 B.岳飞原来是豪强地主
 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8、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
 ①炼钢法 ②白瓷生产技术 ③松江特产棉布 ④用煤冶铁技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右图是1881年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的封面,黄道婆之所以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是因为
 A.为我国古代丝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B.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了教育的先河
 D.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