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3题,约5190字。
巴彦淖尔市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
2.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 (共计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民俗传承历史,就论证中秋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应当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挖掘 C.政府声明 D. 古籍记载
2.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
3.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 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4.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
A.征辟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
5.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6. 蒋介石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1942年6月 《时代周刊》的封面上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B.“已经挺 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
C.“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
D.“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7.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8.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 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共和制 D.实行联邦制
9. “上帝、黄金、信仰”,这三个词最适合用来表达下列哪个事件的主题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0.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宣告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此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B.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D.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
11. 《全球通史》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