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强化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25 12:5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br>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br>
张养浩<br>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br>
①  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br>
<br>
②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br>
<br>
<br>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小题:<br>
题破山寺后禅院<br>
常建<br>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br>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br>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r>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br>
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br>
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br>
<br>
3. 读苏轼的《海棠》,回答问题<br>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br>
  ①、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br>
                                                                             <br>
  ②、 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br>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