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检测试题(24份)
- 资源简介:
共24份。
专题检测(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每小题3分)
1.(2013•潍坊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踉跄(liànɡ) 果脯(fǔ)
渎职罪(shú) 曲意逢迎(qū)
B.腼腆(tiǎn) 讥诮(qiào)
背包袱(bēi) 望风披靡(mǐ)
C.巷道(hànɡ) 罢黜(chù)
柏油路(bǎi) 强颜欢笑(qiánɡ)
D.处所(chù) 角落(juě)
歼击机(jiān) 奴颜婢膝(bì)
解析:A.渎职罪dú;C.强颜欢笑qiǎnɡ;D.角落jiǎo。
答案:B
2.(2013•江西南昌第一次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悄(qiǎo)寂 锁钥(yuè)
血渍(jì) 厝(cuò)火积薪
B.角(jué)斗 胡诌(zhōu)
瓜瓤(ránɡ) 乘(chènɡ)人之危
C.瘙(sāo)痒 颓圮(pǐ)
喑(yīn)哑 宫闱(wéi)秘事
D.鱼鳔(biào) 攻讦(jié)
牛腩(nǎn) 一模(mú)一样
解析:A.渍jì—zì,B.乘chènɡ—chénɡ,C.瘙sāo—sào。
答案:D
3.(2013•温州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剖析(pāo) 供职(ɡònɡ)
广袤(mào) 一应俱全(yīnɡ)
B.契机(qì) 压轴(zhòu)
剽窃(piáo) 以讹传讹(é)
C.精髓(suǐ) 鬈曲(quán)
毗邻(pí) 强人所难(qiǎnɡ)
D.模块(mó) 谄媚(chǎn)
调研(tiáo) 差强人意(chā)
解析:A.剖pōu;B.剽piāo;D.调diào。
答案:C
4.(2013•天津和平区第一次质量调查)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强劲(jìnɡ) 倾(qīnɡ)泻
牛犄(jī)角 嘘(xū)寒问暖
B.作(zuō)坊 笨拙(zhuó)
冠(ɡuàn)心病 车载(zài)斗量
C.确凿(zuó) 小觑(qù)
度量(liànɡ)衡 跻(jǐ)身文坛
D.档(dǎnɡ)次 立即(jì)
一刻(kè)钟 钟灵毓(yù)秀
解析:B.笨拙zhuō,冠ɡuān心病;C.确凿záo,跻jī身文坛;D.档dànɡ次,立即jí。
答案:A
5.(2013•湖北武汉武昌期末调研)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干禄(ɡān) 央浼(měi)
怏怏不乐(yànɡ) 殒身不恤(xùn)
B.懵懂(měnɡ) 猗郁(yī)
沸反盈天(yínɡ) 叱咤风云(chà)
C.喧阗(tián) 付梓(xīn)
模棱两可(lénɡ) 命途多舛(chuǎn)
D.慰藉(jiè) 赍发(jī)
羽扇纶巾(ɡuān) 畏葸不前(xǐ)
解析:A.恤xùn应为xù;B.咤chà应为zhà;C.梓xīn应为zǐ。
答案:D
……
专题检测(二)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每小题3分)
1.(2013•江西南昌第一次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修葺 辟邪 编纂 责无旁贷
B.爽约 震惊 叹婉 要言不烦
C.佳勉 临摹 绷带 发愤图强
D.凌侮 葳蕤 聒噪 弊帚自珍
解析:B.婉—惋,C.佳—嘉,D.弊—敝。
答案:A
2.(2013•武汉市四月调研测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盘桓 九州 屏蔽门 以身作责
B.攀缘 国粹 蛾眉巅 婆娑起舞
C.嬉闹 凭添 必需品 绿草如茵
D.敲榨 妨碍 顷刻间 按部就班
解析:A.责—则,C.凭—平,D.榨—诈。现代汉语常用字在日常生活中书写要规范,对易错字要注意归纳,此题重点考查音同(近)而字不同的字形,所以字义可以作为此题解答技巧。
答案:B
3.(2013•天津和平区第一次质量调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栏截 漂白 扯闲篇 出而反而
B.热衷 惋留 攻艰战 言外之意
C.置换 招募 消废税 来者不惧
D.燃气 押金 增塑剂 以身作则
解析:A.拦截,出尔反尔;B.挽留,攻坚战;C.消费税,来者不拒。
答案:D
4.(2013•江西省质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顷刻 延袭 平添 桀骜不驯
B.良霄 针砭 坐落 眼急手快
C.萎靡 赃款 竞标 残羹冷炙
D.决别 端详 打蜡 额手称庆
解析:A.延袭——沿袭。B.良霄——良宵,眼急手快——眼疾手快。D.决别——诀别。
答案:C
5.(2013•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诀窍 拖沓 流览器 耳鬓厮磨
B.颓费 敦请 摄像机 分庭抗礼
C.跌宕 晋级 荧光屏 寥若晨星
D.宵禁 爆裂 绘图仪 矫往过正
解析:A项“流”应为“浏”;B项“费”应为“废”;D项“往”应为“枉”。
答案:C
6.(2013•成都第二次诊断性检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歉收 形号 焕然一新 世外桃源
B.通牒 砂糖 事必恭亲 谈笑风生
……
专题检测(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时间:45分钟 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2013•淄博市阶段性检测)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戏剧种类繁多,除国粹京剧外,还有山东的吕剧、柳子戏、上海的沪剧、越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地方剧种。
B.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C.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
D.《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寻觅读者中之“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A项,“柳子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C项,“省略号”多余,应该去掉;D项,“问号”应该在“引号”里面。
答案:B
2.(2013•重庆市六区调研抽测(第二次))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称赞我什么?是文章写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抑或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B.那么,笔直站立的超人,上镜后怎么会变成叱咤风云的飞天侠呢?这完全依赖魔术般的摄影特技和音像合成手段。
C.不论是我们的《辞海》也好,外国的什么《牛津大字典》也好,你去翻翻它,都可以发现,许多词儿从古到今,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D.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风在正常情况下是自然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在异常情况下却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能力。第一句是陈述语气,问号应为句号。
答案:A
3.(2013•江西八校联考)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大声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就无话可说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的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C.他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D.中方立场反正是非常坚决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但是到底如何去反制会见招出招。那么我们大胆的猜测一下,看看日方会有哪些反应,在美国目前的压力之下,日本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台湾方面有什么动作?
解析:A.感叹号在单引号外;B.第二个逗号在双引号内;D.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
答案:C
4.(2013•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高三联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其他的什么?
B.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解析:A.后三问是选择问,应将“体型”、“亲切”后的问号改为逗号;B.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C.句末引号内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
专题检测(四)
正确使用熟语(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2013•潍坊市模拟)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社会各界在赞扬湖南省用针孔摄像头整肃庸官懒政之举的同时,也呼吁建立________“懒政”的长效机制。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________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③连战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于两岸政治性接触议题,“我们必须________适当的重视”,可以“民间先行,智库为先”。
A.遏制 力行 加以 B.遏制 厉行 予以
C.遏止 力行 予以 D.遏止 厉行 加以
解析:遏止:阻止;遏制:制止,控制。力行:努力实践;厉行:严格实行。予以:可以用在一般名词前,表示给予;加以: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提到的问题时只能用在动词前。
答案:B
2.(2013•山东济南质量调研)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贺岁片《人在囧途—泰囧》自热映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追捧,票房________火爆,有望在本周突破十二个亿。
②据济南交警部门的统计,元旦过后,省城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交通秩序大为改观,新交规________作用明显。
③如果把城镇化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突破口,作为提升中国人收入的________点,那么,这种城镇化一定是以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为特点。
④莫言领受诺贝尔文学奖前后,来自文学评论界与公众此起彼伏的声浪迅速将他拉到了被审视甚至拷问的________之上。
A.持续 震慑 着力 焦点
B.继续 震慑 着力 热点
C.继续 威慑 着眼 焦点
D.持续 威慑 着眼 热点
解析:持续:延续不断;继续:多指活动不间断,延长下去。震慑:震动使害怕;威慑: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着力:使力气,用力,致力;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焦点:比喻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热点: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
答案:A
3.(2013•山东泰安第二次模拟)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冬无严寒
……
专题检测(五)
正确使用熟语(二)
(时间:45分钟 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2013•重庆市六区调研抽测试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官员的法律素质再次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部分官员表现出与“赔偿法”“拆迁法”等基础法素昧平生的一面。
B.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C.改造“瓦良格”号航母的意义在于,我们虽然缺乏自主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可以向先进国家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陈寅恪先生上课喜欢旁征博引,话语里还时不时夹杂一些所引史料的国家的方言,这使得很多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听讲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A.素昧平生:人与人从未见过面。不用于事物之间。B.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C.邯郸学步: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D.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指听讲人听不懂。
答案:B
2.(2013•黄冈模拟考试)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这个理念在中华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B.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韩国演员安圣基和中国演员汤唯相濡以沫,一同担任主持人,成为电影节期间的一大热门话题。
C.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隔离墙的数量,但是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总是如期而至,该项计划被迫取消。
D.领导干部干工作应该做到一言九鼎,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出成绩来,对造福百姓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忽悠”。
解析:B项“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含褒义,多用于老夫老妻之间互相关心;C项“如期而至”,按照约定或者规律,按时到来。恐怖袭击不可能事先约定,不合语境;D项“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既属褒义,也含有贬义,这里应该改为“一诺千金”。
答案:A
3.(2013•东北三校第二次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对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自我的信仰,一些小人说得言之凿凿,拿莫须有的国耻来取笑自己的同胞,他们才不管会产生什么后果。
B.对旧城区的街道进行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努力优化道路设计,规范停车位置,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让群众满意。
C.在作为时尚风向标的东京涩谷街头,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戴着各式口罩的年轻人,认为戴口罩显得更神秘的年轻人不一而足。
D.“磨而不磷”与“涅而不缁”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严守气节与操守,清白做人,干净处世。
解析:A.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有据,“说得”和“言之”重复。B.求田问舍: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C.不一而足:多形容事、物的数量多,一般不用于人。D.涅而不缁:形容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答案:D
4.(2013•北京东城高三综合练习(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
……
专题检测(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时间:45分钟 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2013•北京东城高三综合练习(一))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经常训斥孩子,这样时间久了,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并产生抵触情绪,等真正需要讲明道理时,反而产生不良后果。
B.日前,“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揭晓,获奖者中既有人们熟悉的英模,也有基层的平凡百姓,他们的事迹都强烈引起了社会反响。
C.为家乡的先贤撰写人生传奇故事,是作者长期酝酿并为之奋斗的心灵感悟和强烈愿望,也是孕育在作者心中多年的夙愿和未了的情结。
D.鉴于PM2.5只是一个字母词,不易被公众理解,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广泛征求意见,准备为其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称。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反而”改为“会”;B.语序错误,“强烈”移至“社会”前;C.“夙愿”和“未了的情结”重复。
答案:D
2.(2013•辽宁大连第一次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自从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毒校服”事件发生后,上海方面立即回应,责成教育部门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实行过程监管,发现问题严厉处罚,认真调查。
C.陨石坠落事件中的幸存者回忆,他们看到陨石伴随着一道白光,极速滑行,坠落时发出数声巨响,其景象如同灾难大片。
D.在泛娱乐化时代,“最美教师”张丽莉受到全社会明星般的关注,无疑证明了道德之真与人性之美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解析:A项中途易辙,应将“自从”放到句首。B项语序不当,应先“认真调查”再“严厉处罚”。C项搭配不当,“看到”和“巨响”不搭配。
答案:D
3.(2013•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更好地提高高速公路效益,加强国际之间公路运输的联系,中国正加快与国外衔接的步伐,构建国际络。
B.艺术化的语文教学让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丰富起来,但既要注重教学的高效,更要注重形式的美。
C.我们的经济正在转型,转型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以前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投资和国内消费拉动的方式上来。
D.近日有游客在故宫博物馆内一口清官遗存的铁缸上刻字,其实要想让“到此一游”真正“到此为止”,除了需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惩戒力度,还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解析:A项重复累赘,“际”和“之间”重复。B项逻辑不当,应为“但既要注重形式的美,更要注重教学的高效”,这样方能承前转折。D项搭配不当,应当为“加大惩戒力度”。
答案:C
4.(2013•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务院常务办公会做出“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范围”的决定后,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着手开展“房产税试点扩围”候选城市的筛选。
B.近年来,家庭生活剧呈“井喷”之势,这既是大家竞相模仿复制的结果,也是由于对涉案剧、宫斗剧的限制,使得很多编剧把家庭生活剧作为首选。
C.新近出台的进口、信贷以及PMI等前瞻性经济数据表明,在经历了两年的增速下滑后,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下行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