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纸》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990字。
《半张纸》导学案
编写人:余丽华 审定人:王宏伟 编写时间:2015/11/9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1.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截取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2. 通过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题。
3. 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积极向上的品格。
学习重难点: 1. 对小说结构的把握。
2. 对主题思想的把握。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
知识链接:
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是继易卜生之后的又一位北欧戏剧大师。代表作有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小说《红房子》等。
导入新课:
1936年,瑞典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奠基者尤金•奥尼尔。他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奥尼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什么要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呢?
学习过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主人公读完半张纸后,“吻”它,“折“好”,“收”在胸前,反而“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这样的描写有失生活的真实。
B.“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但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小说并未交待原因,这无疑使得小说美中不足。
C.小说通篇都用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房间里电话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唤起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
D.作品采用倒叙的结构手法,通过心理、神态等的描写,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E.小说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从“两分钟”到“两年”,这个涵盖诸多又极为凝炼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半张纸”,并以半张纸上的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码展开情节的结果。
2、整体阅读,用简要的语言复述小说情节,并简要分析小说主要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
3、这“半张纸”是一张怎样的纸?用文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