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桶者》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 15:34: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100字。
  骑桶者
  两把刀的对话
  一把刀见另一把刀在石上磨着,便嘲讽道:“你真傻,越磨不是越薄吗?越薄在世上的日子不是越少吗?你看我从来不愿磨,在世的日子自然比你长得多。”
  被称为傻瓜的刀听后鄙视地回答道:“你不愿意磨,自然就发挥不了作用。没用的东西在世上存在的时间再长也等于零。”
  【哲理启发】 人活在世界上,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要不断地磨炼自己,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不啻(  ) 地窖(  )
  遭殃(  ) 蔑视(  )
  穹顶(  ) 煤屑(  )
  【答案】 chì jiào yānɡ miè qiónɡ xiè
  2.多音字
  奔(  )奔驰(  )投奔 槛(  )门槛(  )槛车
  供(  )供应(  )供品 铺(  )店铺(  )铺床
  【答案】 bēn bèn kǎn jiàn ɡōnɡ ɡònɡ
  pù pū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咳sou(  )山肴野sù(  )洗shù(  ) 遭yānɡ(  )yānɡ yānɡ(  )(  )大国yànɡ yànɡ(  )(  )不乐
  奔chí(  )一张一chí(  ) 呼xī(  )jí(  )水
  【答案】 嗽 蔌 漱 殃 泱泱 怏怏 驰 弛 吸 汲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驱赶•驱使
  “驱赶”,①赶;②赶走。
  “驱使”,①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推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________(驱赶/驱使)起来。
  ②利益的________(驱赶/驱使)让这些商贩不顾后果,想尽一切可能谋求低成本。
  【答案】 ①驱赶 ②驱使
  2.浮升•浮生
  “浮升”表示飘浮升腾。
  “浮生”,①指短暂虚幻的人生对人的消极看法;②表示浮在水面上生长。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就这样,我________(浮升/浮生)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②从我知道下午茶这个词开始,就觉得那是偷得________(浮升/浮生)半日闲换来的美妙。
  【答案】 ①浮升 ②浮生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1)在澳门待上几天,你会喜出望外地爱上它——一个有故事的淳朴小城,一个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浪漫小城,一个有无限发展空间的魅力小城。(×)
  请说明理由:本词的意思是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这个词使用有个前提,必须是出乎意料,句中没有这方面的交代。根据语境,应改为“情不自禁”。
  (2)这次填土造成排水沟被堵,现在又是下雨季节,一旦雨水积满排水沟,将无法及时排出,周边的民房将奄奄一息。(×)
  请说明理由:本词多指人或动物的生命力很脆弱,用于句中,不合语境。应改为“岌岌可危”。
  (3)15年前我去瑞士,穿越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时,曾惊叹此工程之宏大,对比今日中国比比皆是的十八盘,其实也不可尔尔。(√)
  请说明理由:本词的意思是指不过如此。句中的意思是,和中国现在的很多大工程相比,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也不过如此。符合语境。[常识•速览]
  [识作者]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等。
  [探背景]
  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1、2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和其他短篇小说一样,《骑桶者》也是作者随兴所至的产物,反映了他某一时刻的感触和心境。
  [整体•感知]
  文章用虚幻的手法叙述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事实,展示出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表现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是该小说的又一核心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是被抽象化了的,是带“普遍永恒”意义的人的本质的形象,具有十分显著的符号特征。这些抽象化了的人物直接体现了卡夫卡的思想情绪和他对人与世界的基本看法。他认为人是十分软弱可怜的,生存在异己的环境中,无力反抗左右着人类生活和造成人类不幸痛苦的世界,因而不能摆脱悲剧性的命运。(主旨可多义解读)
  [文脉•梳理]
  骑桶者
  ①决定借煤 ②最终失败
  [文本•精析]
  1.小说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
  【答案】 一个穷得连煤都买不起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