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17年春高2016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17小题,约3100字。 - 阆中中学校2017年春高2016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
 1.《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
 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
 A.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D.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
 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
 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3.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因为( )
 A.芍陂的修建 B.都江堰的修建 C.郑国渠的开凿 D.坎儿井的修建
 4.下列关于汉代“工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营盐铁等高利润行业 ②代表了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③便于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 ④技术发展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 )
 ①耕犁上安装了铁犁壁 ②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于冶铁
 ③发明了灌钢法 ④烧制出了成熟的青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
 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C.手工业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D.商帮势力崛起
 7.宋代与唐代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展的表现有( )
 ①开始出现“草市” ②开始出现“夜市”
 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④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曾几何时,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传播天下。但到了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
 的影响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D.西方列强的侵扰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B.五口通商开始
 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
 展的特点是(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迅速
 C.轻工业和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
 1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
 B.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D.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并成为领导阶级奠定了基础
 

 
 

